新視野藝術節2021
共 12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Maze Chan|上載日期︰2022年4月4日
脫下鞋履,步進排演室,眼前景象陌生又熟悉。鏡子、扶把、手推車、意義不明的大皮球與滾軸⋯⋯三位舞者圍成半圓,站在「佈告板」前如陀螺般慢速迴盪。現場演奏者以頌缽微細平穩的音頻引導觀眾進入演出,磨缽的手勢...
文︰Maze Chan|上載日期︰2022年4月4日
脫下鞋履,步進排演室,眼前景象陌生又熟悉。鏡子、扶把、手推車、意義不明的大皮球與滾軸⋯⋯三位舞者圍成半圓,站在「佈告板」前如陀螺般慢速迴盪。現場演奏者以頌缽微細平穩的音頻引導觀眾進入演出,磨缽的手勢...
文︰千山|上載日期︰2022年4月4日
於新視野藝術節上演的《舞照跳》,由本地art tech旗手天台製作聯同編舞徐奕婕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中的聲演與舞蹈片段,引領觀眾探索荃灣的今昔生活及空間發展。舞者穿梭於街頭不同角落,題材包括呼應獨特的城...
文︰千山|上載日期︰2022年4月4日
於新視野藝術節上演的《舞照跳》,由本地art tech旗手天台製作聯同編舞徐奕婕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中的聲演與舞蹈片段,引領觀眾探索荃灣的今昔生活及空間發展。舞者穿梭於街頭不同角落,題材包括呼應獨特的城...
文︰陳一云|上載日期︰2021年12月28日
我拿著手機,開啟應用程式,打開手機GPS功能,戴著耳機,在荃灣熙來攘往的街道上慢慢行進或停下來,看著應用程式中的表演錄像短片,或聽著獨白的錄音。我不時被身旁的路人超前,當中偶爾展現嫌棄我行得慢的神情...
文︰陳一云|上載日期︰2021年12月28日
我拿著手機,開啟應用程式,打開手機GPS功能,戴著耳機,在荃灣熙來攘往的街道上慢慢行進或停下來,看著應用程式中的表演錄像短片,或聽著獨白的錄音。我不時被身旁的路人超前,當中偶爾展現嫌棄我行得慢的神情...
文︰程天朗|上載日期︰2021年12月16日
《拾憶遊》首演於北歐的體育館,探討體育館對身體的訓練、衝擊與約束。本地編舞家盤彥燊與北歐舞台導演史構堡(Jon R. Skulberg)把作品移師香港舞蹈室上演,環境不同令作品為觀眾帶來另類的衝擊與...
文︰程天朗|上載日期︰2021年12月16日
《拾憶遊》首演於北歐的體育館,探討體育館對身體的訓練、衝擊與約束。本地編舞家盤彥燊與北歐舞台導演史構堡(Jon R. Skulberg)把作品移師香港舞蹈室上演,環境不同令作品為觀眾帶來另類的衝擊與...
文︰蔡嘉雯|上載日期︰2021年11月23日
聲音、建築、生活、科技、未來、跨媒介皆是上世紀前衞藝術流傳至今的題材,藝術家們常回到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週遭科技日益進步的世界?藝術家上野健在《代達羅斯之無人機》裏嘗試重新為「音樂」定義,他向觀...
文︰蔡嘉雯|上載日期︰2021年11月23日
聲音、建築、生活、科技、未來、跨媒介皆是上世紀前衞藝術流傳至今的題材,藝術家們常回到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週遭科技日益進步的世界?藝術家上野健在《代達羅斯之無人機》裏嘗試重新為「音樂」定義,他向觀...
共 12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