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2016年固然事多而且令人驚訝,低處未算低,總是有更多挑戰在前把大家的極限一推再推,令2017這個回歸二十年的年份,顯得格外耐人尋味。
|
|
| 【影像】 KEEP and/or USE 各位請注意,這是一個選擇遊戲,名叫「KEEP and/or USE」……
|
|
| 【焦點座談】 關於那些正朝著我們來的:漢斯—提斯.雷曼香港講座評記 文:陳佾均 雷曼認為,尤其是在劇場已非大眾媒體的今日,劇場和政治雖然息息相關,且有越來越多直接介入現實之藝術行動的出現
|
|
| 【專題】在經濟高低浪潮下的表演藝術 Life will find a way——全球藝文補助刪減趨勢下的表演藝術未來 文:耿一偉 當代劇團或舞團,在某種程度上是全球化時代的巡迴劇團,四處遷移,不斷尋找演出機會。
|
|
| 【演藝人誌】 一直在尋找——專訪楊莉莉老師 文:潘詩韻 因為台灣對法國戲劇很陌生,所以她在這方面的認識,也成為了跟台灣劇界接軌的地方。
|
|
| 【專題】在經濟高低浪潮下的表演藝術 美國管弦樂團工潮淺說 文:尹莫違 批評樂師貪得無厭太容易了;未經思索便條件反射般站在勞方那邊去譴責資方「剝削」,也未免幼稚。
|
|
【特稿】 文化資源如氣血,不通則痛 文:李海燕 即使獲行政資助,中小型藝團仍然難以負擔聘請全職藝術人員。香港的藝團多為臨時組合的「pick-up companies」,團隊無法通過長期合作,建立藝術論述,停留在生產層面,不能帶動香港藝術向更高層次進發。藝術行政人員在只有一至兩名僱員的藝團中沒有上流機會,所以即使藝發局以大量主導計劃培養藝術行政人才 ,他們最終仍然是被大型藝團、康文署,和藝發局本身吸收。
|
|
|
| 【活動探報】 《病理誌》:一次以光影為本的劇場閱讀經驗 文:張康生 場域的改變,似乎同時改變了參與的氣氛,當抵達病理系的前門,觀眾已由興奮地細談轉為沉默。
|
|
|
【劇場外望】 Festivals Edinburgh: Making of a Vivid City – Observations and Insights 文:Catherine Yau Apart from the existing twelve festivals, Edinburgh Festival is expanding its territory by initiating new festival.
| |
|
| 【焦點座談】 形相之外,身體作為舞者自身的媒界——記i-Dance論壇 文:俞若玫 由Y-Space主辦的i-Dance Festival在11月28及29日一連兩天,分別以「傳統與現代」、「科技與舞蹈」為題,舉行了兩場很有意思的論壇。身體作為自我跟世界對話的開始,舞者想說甚麼?
|
|
|
|
|
|
| 【藝評沙龍】 探索戲劇顧問:學習,經驗與實踐 「藝評沙龍」每期精選熱門演藝文化議題或在港上演的演藝節目,邀請藝評人和文化人對談
|
|
【藝評空間】 回歸記憶、當下與舞蹈:評《90後的黎海寧》與《舞在天空下》 文:黃寶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