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今期Artism Online討論的「空白」其實不是完全的空白,甚至可以說是已經累積了很多成果,前輩、朋友都為後來的工作鋪墊了很多重要的基石,提供了上佳的示範。
|
|
|
| 【專題】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為視藝發展留下重要記錄 訪《與香港藝術對話》黎明海博士 文:陳瑋鑫 驅使黎博士一直堅持要做好歷史整存,其中一個觸發點是前輩夏碧泉(夏爺)的離世。
|
|
| 【專題】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如何轉述述夢人的夢 文:廖偉棠 在大量正史野史廣泛流傳的新傳媒時代,為甚麼還需要口述史的存在?
|
|
| 【專題】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我們希望由口述歷史得到甚麼? 文:張文珊 戲曲表演本身是「演故事」,探究戲曲「故事」的故事更見虛實難辨,耐人尋味。
|
|
|
|
| 【焦點座談】 製作人新定位:從兩岸四地表演藝術基建發展開始 文:Erik Kwong、Yukio Nitta、Heidi Lee
|
|
【演藝點選】 沉默中響起掌聲——談《齊豫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 文:李梓成 聽眾往往能從選曲發現一場音樂會的奧妙,而這場音樂會就彷彿齊豫在回顧其金光燦爛的演藝生涯。
| |
|
| 【劇場外望】 太陽底下找新事——倫敦觀劇經驗小結 文:甄拔濤 說到倫敦劇場的最惹人期待的新事物,當數Immersive Theatre。它好像還沒有正式中文譯名,如果直譯就是「沉浸劇場」,我卻喜歡意譯為「體驗劇場」。
|
|
【活動探報】 來回於參與者與紀錄者之間:「雨傘運動紀錄論壇:紀錄、敍事、記憶」小記 文:張翠瑜 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雖然結束,但雨傘運動自此留在香港歷史,和每一個人的心裡。紀錄和參與兩者之間既有張力,也有接合處。紀錄作為介入歷史的行動,正好引導後來者如何觀看、理解、記憶這場雨傘運動。
| |
|
| 【演藝人誌】 不在舞台上的鋼琴家——專訪練唱指導葉亦詩 文:洪思行 總有些人選擇走另一條路,擔當一個特殊的崗位,讓他能夠參與演出,發揮琴技,成為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觀眾永遠聽不到他的琴聲,甚至不會察覺到他的存在。這個特殊的崗位,就是歌劇製作中的練唱指導。
|
|
|
| 【藝評空間】 戲劇張力的完美示範──《星空下的舊情人》 文:胡海輝 |
|
| 【藝評空間】 《星空下的舊情人》:打開天窗說亮話 文:陳志華 |
|
|
|
【藝評空間】 如何表演一個資本主義身體:李希特的《信任》 文:鄧正健 | |
|
【藝評空間】 浮跨地寫實,在劇場思考歷史——《余.暮年》 文:俞若玫 | |
|
【藝評沙龍】 表述無罪,爆粗有理?:創作人和評論人看舞台上的髒話 「藝評沙龍」每期精選熱門演藝文化議題或在港上演的演藝節目,邀請藝評人和文化人對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