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但我在那之前,曾經和朋友坐了廿四小時的火車到北京旅行,我們一起到了當時仍然未設安檢的天安門廣場。我默默地看著那些比任何人都活得更久更堅持的石塊,想像它們是記憶的載體。
|
|
|
|
| 【專題】1989, 2019——有關記憶與創作 灑淚祭雄傑——悼亡、想像歷史與《5月35日》的虛寫結局 文:鄧正健 鬼為何叫?我為何哭?在面對一群壯烈犧牲的英靈,我們會有兩種情緒:一是悲傷,二是怨恨。
|
|
| 【演藝人誌】 劇場哲學家耿一偉 文:何阿嵐 「我常常說一句話,不要單單接受別人的批評,要堅持你的爛,再過十年就成為你的燦爛。」
|
|
| 【專題】1989, 2019——有關記憶與創作 重尋初心 文:何敏文 三十年前譴責政權的,如今已有太多變成大力為其護航,這些人總有堂皇的理由,我開始啟悟,改變也許不是重點,堂皇才是問題所在。
|
|
|
| 【專題】1989, 2019——有關記憶與創作 從記憶到現在,從現實到創作 文:方祺端 沙士、反國教、保護菜園村、雨傘運動,可以是新聞片段,可以是歷史,可以只是一個名詞,但在劇場之中,它們也可以成為一個個獨特生命的故事,重新提醒我們跟他們的連繫。
|
|
| 【劇場外望】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劇場裡的行動主義者米洛.勞 文:江藍 米洛.勞的作品,不論是劇場還是電影,都是關於充滿爭議的真人真事。
|
|
| 【藝評空間】 《完全變態》用各種昆蟲象徵人生與香港的困境 文:何俊輝 |
|
| 【藝評空間】 感官複製時代的劇場——《柏林的金魚》以空間作為感官經驗 文:凌志豪 |
|
| 【藝評空間】 Bach Studies - A translation of (In)significance 文:李羲樺 Strategically, it caters to audiences of various musical tastes by upholding the principle “to each their own Bac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