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 感謝藝評,讓藝術興奮起來 文:陳國慧|攝影:嘉霖、陳國慧 |
|
|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Writing the Future of Cinema 文:Victor Fan What the SGIFF does is not only admirable, but also essential to the future of Singaporean, Southeast Asian, and global cinemas.
|
|
|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在地聚力的凝視與反思 文:楊美英 假使藝評計劃要扶植的藝評人是全然的新人,假使藝評計劃需要和藝術節框架/資源配合,應該可以提前開跑。
|
|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藝術節與劇評人之「養成」——一些澳門經驗 文:莫兆忠 在澳門藝穗節和華文戲劇節期間舉行的這些藝評活動,無形中將一些非劇場工作者的評論人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叫「劇評人」的社群。
| |
|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理性和藝術的種子 文:甄拔濤 正如我一直強調,藝評教育播種容易,持續收成卻很難。學員日後會否成為出色的評論人,還看他們的堅持,或際遇。
| |
|
|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振奮與期待——滬港兩地青年藝術交流互訪團工作回顧 文:李然 而兩地青年的合作無間與優異表現,讓我們振奮的同時,更讓我們對於未來,充滿想像和期待。
|
|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我期望未來計劃的延續不只徒具形式,而是能為這時代留下獨特的文化記憶,和藝術與城市對話的流光。
|
|
【活動探報】 藝術家在此? 文:袁姝冲 藝術作品是與公眾對話的媒介,它不給予答案,而是啟發意識。
| |
|
| 【活動探報】 香港劇場工作者應否/能否/如何介入社會政治? 文:鍾肇熙 社會上仍有人深信「藝術不應去干預政治」,但問題是「政治卻總是會來干預藝術」。
|
|
| 【活動探報】 怎樣的城市,就會有怎樣的藝術節 文:張志聰 可是,在探索藝術的當代性時,這類演出容易出現局限。
|
|
【劇場外望】 穿越幻象,歷經輪迴,一場獻給春天的祭禮——評楊麗萍版《春之祭》 文:鄧佳 | |
|
| 【劇場外望】 舞蹈連接世界:在德國看中港台舞蹈 文:聞一浩 三地同時參展,正好讓我們了解三地如何藉著藝術塑造形象。
|
|
| 【演藝人誌】 The Creative Journey of MDLX and Motus - An Interview with Enrico Casagrande and Daniela Nicolò 文:陳瑋鑫 “Give it a try! Talk to the curators, gather more groups and artists, start the dialogue.”
|
|
| 【劇場外望】 從環球劇場設計、到意象主導聲音訓練、再到「新文本」 看藝術體裁的價值與實踐(中) 文:陳泰然 與其騎劫著名體裁,既然自問別樹一格,何不自立門戶?
|
|
| 【劇場外望】 從環球劇場設計、到意象主導聲音訓練、再到「新文本」—— 看藝術體裁的價值與實踐(下) 文:陳泰然 問題是,究竟藝術審美是否有客觀標準?體裁的存在正好解答這個問題。
|
|
| 【藝評空間】 跨越——鄧樹榮的新版《馬克白》 文:家書 鄧樹榮則把野心呈現為跨時空、跨國族、跨性別、跨語言。
|
|
| 【藝評空間】 天宮、鏡子與猿猴 文:董言 紙是文字的載體,是被創造出的聖徒,謹慎地承載著上面的文字。而白紙呢?
|
|
| 【藝評空間】 未必圓時即有情——《會客室—Best Wishes》的「形式之手」 文:鄧正健 劇場其實是一部比社交網站古老上兩千多年的情感機器,它所製造出來的回音室效聲,比網絡更迂迴、更潛隱、也更讓人不知不覺。
|
|
【藝評空間】 《五段小品》小演員演繹電影與劇場結合下的殺童案 文:何俊輝 這些元素足以刺激觀眾對殖民主義、全球化、歧視與大愛等課題作出深思。
| |
|
| 【藝評空間】 劇場的五段小品:演員在學習,觀眾也在重新學習 文:李振輝 這個第一身參與,去除扮演或表演的角度,是米洛.勞的作品給觀眾不可比擬的真實世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