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座談】 誰也在這一生某段落做過少數——座談會「佢地搞邊科?」的普世意義 文:李慧君 對此,三位講者都認為,他們所謂「非主流」的經歷,展示了世界縱然不美好,但只要願意擴闊對自己、對世界的想像,生命總有其他可能性。
|
|
|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掌握大數據這件事在香港表演藝術界來說,不應該是如此「遙不可及」的一件事,但偏偏有些討論是來得晚了。
|
|
【劇場外望】 協作的可能:從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看西九文化區 文:凌志豪 表演藝術與視覺文化之中存在許多尚未探索的合作空間,假若西九可以參照芝加哥當代藝術館的模式又是否可以更有效和在更寬大的層面上讓表演藝術和其他藝術媒介合作?
| |
|
【專題】演藝大數據之應用與反思 簡介《文化統計》及論政府與演藝數據的關係 文:黃蘭貴 政府部門對於演藝數據調查與分析只要跨出第一步,就有機會透過眾人之聲/力逐步調整,開啟更多可能性。
| |
|
| 【專題】演藝大數據之應用與反思 回應《觀賞藝文節目及消費調查摘要報告》 文:李海燕 我認為,不應混淆參與的本質(essence)和方式(mode),也不可以把參與約化為消費。藝術參與涉及的,不是金錢與物或經驗之間的交易,而是以時間為單位交換信念和價值觀。
|
|
| 【藝評空間】 沙蝶如脈絡泡影 文:夏康 然而,藝術上,疑惑是難免的。
|
|
| 【藝評空間】 《洞穴爆發:奇異毛球》——跨界合作仍有發展空間 文:聞一浩 七位藝術家第三次的溝通創作過程,造就出一個耀目的裝置劇場,但演出的另一半——「舞蹈」的意念有趣,但仍有發展空間。
|
|
| 【藝評空間】 評澳門藝術節的三個「女人」節目 文:張秉權 澳門雖小,這個藝術節卻辦得格局不小,其國際視野讓人眼前一亮。短短兩天之內我看的這三個有關女性的作品都各具風華。
|
|
| 【藝評空間】 《對倒.時光》: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 文:賴勇衡 人生每個選擇都似乎在跟命運對賭。
|
|
|
|
| 【藝評沙龍】 節目場刊點算好? 「藝評沙龍」每期精選熱門演藝文化議題或在港上演的演藝節目,邀請藝評人和文化人對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