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泛指當下盛行的生活文化,特別是廣為大眾接受的文化產品或活動。千禧年以降,南韓成功通過電視劇、流行曲打造「韓星」、製造全球性K-POP「韓流」,以流行文化帶領國家商業經濟發展。
當代藝術少以雅俗為界,但在一般人心目中,流行文化始終與大眾較為親近,與精英文化有別。K-POP作為當代南韓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也可稱為當地此刻的俗文化,蘊含著極富地方色彩的當代藝術資源。韓國十月文化節上演的《佛.像》也大量應用K-POP元素,此作難得之處,在於嘗試以超越雅俗之界的當代創作視野,藉K-POP之「俗」探討宗教商品化、宗教造像與世俗慾望等議題,同時開拓極具地方色彩的當代舞蹈語言。此作轉化通俗文化的嘗試,表現出「不俗」的視野。
以通俗K-POP解構宗教偶像化
《佛.像》取材佛像雕塑商品化的現象,編舞由此出發,引申出對宗教神明偶像化的思考。《佛.像》最為精彩的是它融合K-POP等流行文化元素的群舞部分,提出了宗教神像與世俗慾望之關係。K-POP是流行文化中一種相當講求舞台風格的偶像化表演形式,當它成為《佛.像》中的宗教神像之身體語言,就有著以通俗流行文化解構神明偶像化的意義。
雖然《佛.像》以佛像為題,但佛教神明只是一個切入點,舞作關注的是宗教神明偶像化的問題。舞作開始的時候,舞台放滿形態各異的神像雕塑,如耶穌、釋迦、關公等,戴上面具的舞蹈員以不同姿態與之互動,是神像的人形化身。舞蹈員配戴的面具不乏阿童木、The Simpsons等卡通造型,它們和耶穌、釋迦的共通處,在於偶像二字。舞作開首刻意讓卡通人物與宗教神像共冶一爐,安排化身人形的神像打鬥、相戀,大跳K-POP,其實是戲謔的手法,解構宗教偶像的魅惑。
《佛.像》的群舞頗為精彩,一是以雜耍形式拋接彩色塑膠籃子的場面。數百彩色塑膠籃子仿如大千世界的煩惱絲。當舞蹈員集體把籃子拋向「佛像」,其後以塑膠包裝紙捆綁「佛像」,形象化地諷刺了世人祈求神佛解惑、使之窒息的情況。其後的男女雙人舞,以及結束前的群舞,進一步提出「佛相」不過眾生慾望之投射:多組雙人舞從互動變成被動的形式,正提出了信眾以己慾「塑像」之意;結束場面以流落荒島的多媒體動畫作引子,引出舞台鋪滿即棄塑膠盒子、佛像雕塑為之「淹沒」的群舞場景。由此,編舞不僅回應了佛像雕塑商品化的問題,塑膠產品之於「塑(造)(神)像」的行爲更充滿反諷意味,視造像為世人欲受憐憫、救贖之心理投射。
俗之(不)可耐:以流行文化開拓當代舞蹈語言的可能與局限
K-POP除了是偶像化的舞臺表演,亦是高度結合歌曲與舞蹈藝術的當代表演形式。《佛.像》充分利用了K-POP極具動感的視聽表演形式,以多場獨舞呈現不同神明的個性。舞蹈員隨DJ的即場配樂起舞,風格各異;《佛.像》以 K-POP混合不同舞蹈形式、武術動作,使創造了極具地方色彩的當代韓國舞蹈語言。此作以K-POP開拓的當代藝術語言,對於整個作品反省神明偶像化等主題,有重要的作用,證明了雅俗之分不在於作品的形式,而在於創作者的視野。
然而,在全長一小時的表演中,《佛.像》以極具動感、個性化的獨舞場面為主,這使作品在結構上相對鬆散,減弱了前述主題的反省力度。全作在應用通俗及流行文化形式方面的嘗試,是可以肯定的,但似乎稍欠自制,反過來為K-POP的強烈視覺舞台效果所牽制,犧牲了作品對俗世的關懷和警示。當代藝術創作如何利用大眾喜歡的流行文化形式,引導他們自覺思考,以俗解俗之餘,不陷入為俗而俗的圈套,似乎仍是難題。
(原載於2017年1月《三角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