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號 在經濟高低浪潮下的表演藝術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一直在尋找——專訪楊莉莉老師
文:潘詩韻

每次見到楊莉莉,她都神氣爽朗,笑聲滿溢,充滿朝氣。早前她應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邀請來港,以「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為題,主持一系列講座,詳盡的資料整理及分析,豐富了與會者對當代法國劇場的認識與想像。
 
Left
Right
 
楊莉莉是台灣著名的法國劇場專家,曾先後出版《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70年代》(2012)以及《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從史基亞瑞堤到波默拉》(2014)。她即將出版新作《再創夏佑國家劇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80年代》,給她於過去二十年對安端.維德志(Antoine Vitez)這位重量級法國導演的龐大研究計劃,作出完美總結,也是她作為一位戲劇學者對華文劇界的重要貢獻。在訪問期間,楊莉莉多次提到她服務最久的國立清華大學,因為她對安端.維德志的研究,全都在清大外文系任教時完成,那是育成她作為青年學者的地方;而後來加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則讓她進一步跟台灣戲劇界緊密接軌互動。
 

尋找研究方法

楊莉莉跟法國劇場結緣,始於在美國威斯康辛修讀戲劇碩士的經驗。那是八十年代初,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才剛在美國萌芽,當時的劇本分析都偏重於亞里士多德的詮釋學,她一直尋求突破。畢業後她回台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得悉法國已進入戲劇符號學,提出避免詮釋、客觀科學的表演研究方法,還有許多其他新的研究領域,包括戲劇人類學、舞台表演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研究、跨文化劇場(intercultural theatre)等等,吸引了她的注視;後台灣教育部為提升教學水平,給大學講師提供留歐做學術研究的奬學金,楊莉莉成功申請,於是踏上研究法國戲劇之旅。
 
因為是停薪留職的關係,她得盡快完成研究,回去工作,壓力還是蠻大的。她回憶說,留法五年,她省食省住,堅持不打工,為要全心做好研究,經歴了一段很窮的日子,當然也沒回過台灣,連打電話都很少,跟家人只靠每個禮拜寫信聯絡,所以有一段日子,她自感跟台灣戲劇界有一段距離。當然,現在這種感覺已經沒有了,因為台灣對法國戲劇很陌生,所以她在這方面的認識,也成為了跟台灣劇界接軌的地方,她也更加意識到要將自己的研究跟台灣觀眾及讀者分享。
 
她多部有關法國戲劇的專書,都始於她的博士論文,寫的是安端.維德志的代表作《緞子鞋》(Le Soulier de Satin),全長十一小時。為要研究這個戲,她除了每天去看排練,還看了他以前的所有作品,愈看愈覺得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以獨立的篇章分析,也成為了後來在不同期刊發表的論文,以及專書內容的構成。她特別感激當時擔任博士論文口試的主席尤貝絲費爾德(Anne Ubersfeld)教授,戲劇符號學的先驅,只是華文戲劇界對她的認識不多,因為她的理論即使有英文版,但因為書中提到的案例都是法國古典戲劇,較難明白,所以她的理論也沒有流行起來。楊莉莉難忘那天教授在口試完畢後,邀請她到家中作客,並鼓勵她回台後,用中文寫出她心目中的安端.維德斯。楊莉莉一直將這話放在心裡,如今終於達成了教授的期許。
 

尋找書寫方法

另一位在楊莉莉的研究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朋友是鴻鴻,在九十年代初邀請她在《表演藝術》雜誌撰寫有關歐陸劇場的稿子,引薦她給出版社推出安端.維德志的專書(後來因出版社企劃有變,於是她將原來的內容改寫成許多單篇論文發表),也促成了《戈爾德思劇作選》(1997)、《時間與房間》(2000)、《歐陸編劇新視野》(2008)以及《經典譯注:守財奴》(2016)的出版。
 
留法期間,楊莉莉看了很多很棒的演出,可是她卻苦於尋找一種深入淺出,避免純然敘述,卻能讓沒有看過演出的台灣讀者彷彿親歴其境、能看得明白的書寫方法,「重點不是故事,而是它是怎麼演的,試着每一篇文章都有新的理論、觀點、興趣,包括戲劇符號學的理論等,要一般人也能看明白,要平易近人。」她說那時候《表演藝術》雜誌的編輯,還曾委婉地告訴她不要寫得那麼學術性,「可是我們寫慣學術論文的很容易就會弄一個note(註釋)出來,法國的《世界報》(Le Monde)是至今唯一會登文章註釋的報紙。」她重視自己的寫作,也將廣大讀者與觀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可是,這些力氣學術界都不重視,他們只看重發表在學術期刊的論文,「但是那些文章都沒有幾個人看。」 她指那時候台灣沒有多少面向普羅讀者的學術專書,在那個不公平的制度裡,她自嘲是「賠錢貨」。不過這情況現在已慢慢倒轉過來,政府也有補助專書出版。
 

尋找持續貢獻

已退休的楊莉莉跟戲劇界的關係仍沒休止,且已不止於學術研究,透過培育人材、給雜誌策劃戲劇專輯,以及引介當代的歐陸製作到台灣,繼續跟劇界對話,最近台中歌劇院上演的法國導演德馬西-莫塔(Emmanuel Demarcy-Mota)作品《犀牛》便有她牽線。不過,她自感對戲劇界的影響其實是很間接的。「就是希望將理論跟實踐的距離拉得更近,也希望在退休之前跟學生一起工作,成果可能沒那麼顯現,畢竟教育就要花很長時間,但透過引介不同國家的劇本,像法國喬爾.波梅拉(Joël Pommerat)的《商人》(Les Marchands),以及翻譯劇本,能讓台灣學生多認識法國劇場。在我任教北藝大期間,有三個學生考上公費留學,其中兩個選了去法國唸書,也許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無論從事研究、寫作、教育還是出版,楊莉莉一直專注,一點一滴,給華文的歐陸戲劇研究,累積了許多重要的研究著作,以至今天,以及往後,在不同崗位的戲劇工作者,都可有持續耕耘的依歸,並知道,在戲劇研究及創作的路上,他們並不孤單。
 
作者簡介:Hong Kong Dramatists藝術總監,文字及劇場實踐者,專注劇本精煉、以及本於文字的跨領域及跨文化創作。現於倫敦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修讀編劇藝術碩士課程。
 
攝影: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