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號 薪酬報告與現實人生:追蹤藝術家的一天    文章類別
【專題】薪酬報告與現實人生:追蹤藝術家的一天
藝術勞動何價?為何研究?:談《藝術工作者薪酬調查2016》及其他研究報告
文:張翠瑜

藝術勞動的價值為何?藝術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是否合理?合理與否,有三個考慮,一是能夠支持僱員日常生活開支需要,二是滿足藝術工作者的期望,三是待遇能夠反映藝術工作的價值。第一個問題不好回答,涉及價值判斷,在此不處理。第二問題也不易回答,需要大規模的調查工作,我們才能理解藝術工作者的收入待遇及其滿意程度。從九十年代文化政策討論的文字紀錄,論者已提出需要研究和改善藝術工作者的收入待遇,因藝術工作者的合理待遇是藝術發展的關鍵之一。然而,類似聲音仍時有所聞,可見情況至今未見改善。
 
在這篇短文,我從馬逢國議員的《藝術工作者薪酬調查2016》為起點,回顧過去十多年相關的研究報告。由於官方單位沒有持續進行藝術工作者收入調查,相關調查由不同研究單位進行,研究範圍亦有異,難以比較其數據結果。在此我將談談這些研究報告的側重點和優缺點,藉此反思藝術勞動的薪酬待遇問題。
 

由立法會對答開始

2016年7月,馬逢國議員於立法會就藝術工作者薪酬待遇發言,表示已調查藝術工作者薪酬現況,結果顯示藝術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偏低,導致業界人才流失。馬議員並就此查詢政府部門是否就藝術工作者的薪酬水平作出調查及採取措施改善情況。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唸出官方的標準答案:政府不宜直接干預藝術市場,業界應當自行調節;此外,政府已增撥出若干資源,改善業界的經營環境及支持藝團的專業發展云云。
 
最初,聽到這則新聞,我對官方回應毫不驚訝,反倒欣喜於尊貴的立法會議員關心藝術勞動的薪酬待遇情況,並因此翻看數份相關研究報告。後來,我失望於藝術工作者收入的研究似乎是走倒車,研究規模和質素跟早年的研究報告相比遜色多了。
 
馬逢國於電郵公佈《藝術工作者薪酬調查 2016》結果,「21.5%受訪者的每月平均收入低於8,000元,20.8%受訪者月入為8,001-12,000元,即約四成受訪者月入低於12,000元。同時,36.9%受訪者認為收入不能支撐生活開支,53%認為剛剛好,只有7.7%認為充裕。」從數字看來,藝術工作者收入偏低,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收入是剛剛好或不能支撐生活開支。然而,馬並沒有報告受訪者的總人數或其他細節,令人難以考察數據的可信性。
 
我無意挑戰藝術工作者收入偏低的說法,事實上多個資料來源均支持這個說法。然而,當我們想用研究數據去說服政府當局採取措施,又或團結業界定立約章改善情況,我們更應該用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嚴謹地進行調查分析,這樣的調查結果才具說服力。我反對的是,為了製造聲勢,而粗疏倉促地收集數據,這樣無助理解業界真正情況,也無法有效說服任何一個單位。
 
簡單來說,這個薪酬調查有三個明顯的研究漏洞。第一,研究團隊以網上問卷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社交平台及電郵邀請受訪者於兩星期內填寫。短暫的研究時期限制數據收集,而網上問卷受限藝術工作者使用網絡及社交群組的習慣,此舉或影響受訪者的年齡分佈。第二,研究團隊並沒有分開受訪者為全職藝術工作者與兼職藝術工作者,收入來源為藝術工作與非藝術工作。眾所周知,由於藝術工作的收入不多,不少藝術工作者兼職從事教學、翻譯或其他工作以支持生活。現時薪酬調查沒有仔細分析藝術工作者的不同收入來源,使調查結果未能反應真實的藝術工作收入。第三,研究團隊並無公佈每周工作時數與薪酬待遇的關係,這令人更感疑惑。若藝術工作者的平均月薪看起來不錯,但卻是用每週逾六十小時的工作時數換來,這又是否合理的待遇?當我們理解藝術工作者的待遇,的確需要回到基本勞工權益的思路,考慮工作時薪、假期、福利和退休保障等細節,我十分希望負責任的研究團隊可考慮藝術工作的各方面待遇。
 

中央政策組關注文化藝術工作者的供求關係

回看中央政策組和藝術發展局資助的數個藝術工作者調查,幾項研究雖各有側重點,但明顯地其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紥實得多,十分值得跟進相關調查。既可細看藝術工作者的薪酬待遇變化,也可跟香港整體薪酬變化作對比,進一步察看藝術業界內部和外部的變化。
 
中央政策組因見西九文化區的發展計劃需要大量藝術人員需求,委托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兩項人力資源調查。研究團隊於2011年公開的《香港藝術行政人員概況研究》,以質性研究進行三十九次訪談,了解藝術行政人員的個人背景、工作結構及事業期望。研究團體將藝文機構按規模及獲資助情況分為四類,並仔細分析於各類藝團任職高中低層職位的藝術行政人員工作待遇與情況,由此討論招聘及挽留藝術行政人員的困難。這種質性研究的好處是看到業界運作型態和藝文工作的獨特性,故能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如改善實習計劃及在職培訓等。
 
至於2012年《香港文化藝術界的人力情況及需要研究》,則全方位探討藝文界的人力資源情況,通過兩次問卷調查、聚焦訪談及面對面訪談收集大量資料。一方面,這項研究以量化研究方式掌握藝文工作的工作性質、收入、入職要求及就業前景等數據,另一面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探討藝文工作者的期望,以及僱主在聘請和挽留人才的困難現象。研究團隊發現藝文工作者的供求不配對,因薪酬低導致人才流失,另一邊廂僱主反映缺乏中層管理人才的情況。研究報告既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建議,包括改善薪酬及加強培訓,更指出需要改善結構性問題,如建立穩定長遠的資助制度。
 

香港戲劇協會和香港藝術發展局探索業界現況

香港戲劇協會於2012年公佈,委托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進行的《香港劇場工作者現況調查2010/11》報告,做得仔細認真接地氣。研究團隊通過印刷問卷及網上問卷,收集包括全職工作者及自由工作者共277份回應。這份研究報告的優點有三:第一,研究團隊比較全職和自由身劇場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工時和工作狀況,反映兩類聘用模式的差異;第二,調查仔細分析不同工作類別的劇人在待遇、期望和加薪升晉的差異,如演員、創作和後台等不同情況;第三,研究也探討劇場工作者對收入福利、專業形象、工作滿足感和整體生活質素的觀感,察看劇場工作的物質和非物質回報。這些細緻的研究變項,充份反映劇場工作者勞動的主觀觀感和客觀情況,更顯示各種聘用情況的巨大差異。
 
值得一提,張可堅於調查報告後記指出四個現象:全職和非全職的薪酬差別大,非全職劇場工作者往往依靠非藝術收入支持生活;劇場工作者面對微薄薪酬、不明朗前途和缺乏退休保障,仍然願意留在劇界工作;假若全職職位數量和薪金水平不變,將導致劇界人才流失或劇人工作質素下降;藝術行政、戲劇教育和評論工作受忽視。由於缺乏跟進研究,筆者未能肯定這四個現象是改善抑或惡化,但似乎並沒有消失的跡象。
 
此外,藝發局曾為了制訂中期計劃的制定工作,曾於1999年希望與政府部門合作進行「藝術家普查」,後因經費所限,改於2000年委托亞洲市場研究導向有限公司進行《藝發局資助範圍內的藝術工作者需求調查》。看到這份報告真的百感交雜,「藝術家普查」只聞樓梯響,十幾年後仍未成事。這項研究通過電話調查、問卷調查和直接諮詢,收集逾1200位藝術工作者的意見。無疑,樣本收集局限於曾獲藝發局資助的藝術工作者是不理想,但其研究方法十分謹慎,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首先,研究團隊參考新西蘭國家、英國、澳洲等地統計局或勞工處的普查方法,統計全職及非全職的藝術工作者從事藝術及其他工作的收入,其仔細的調查問卷和分析明顯對後來的中大研究有影響。其次,研究報告除了比較全職及非全職藝術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及工作模式,也分別分析不同界別藝術工作者的需求,充份處理不同藝術界別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再者,研究團隊也針對藝術發展局的工作作出調查,反映獲資助人士對局方的意見,這足見當年藝發局的認真求變。
 

回到基本的尊重勞動

走筆至此,我不需要重覆藝術工作者收入微薄的結論,這現象的結果不難想像。值得追問的是,為何多年來一直沒有改善情況?這是基於勞工權益意識不足、無法聚眾團結爭取、業界習性如此,還是結構難以撼動?早年研究報告已指出個別問題所在,唯官方機構或民間團體未有跟進處理,很快又忙於應付西九文化區的大潮或其他事件當中。
 
近年社會紛亂,要守住文藝界的自由自主不容易,但回到基本的尊重勞動更是必須。希望未來有認真求是的研究調查,反映藝術工作者的工作實況,以作堅實的政策倡議基礎。 
 
作者簡介:張翠瑜,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哲學碩士,關心文化治理與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