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至少自有歷史以來,即已存在。從部落的宗教慶典,到現代的文化節目,節日一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能令大家濟濟一堂、人人同享歡樂,更可藉此了解自己的過去,令傳統延續到未來。
在藝術方面,各個城市目前都積極舉辦節目匯演,幾乎年中無休,十居其九是大型活動,具備國際規模,而且跨越多種藝術門類。很多城市認為藝術節非常重要,能令該市備受世界矚目,提高其文化水平,從而累積文化資本 。
但是,正當藝術節日益關注文化形成的大規模過程之際,我們不妨問一下:甚麼是國際藝術節的未來方向?
文化價值的轉移
1974年,香港殖民地政府創辦香港藝術節,同時推出了種種社會福利政策。七十年代,五花八門的活動,琳瑯滿目,加深了本地市民身為香港人的自豪和歸屬感,連公眾的想像力也大受激發。香港藝術節至今仍是聯絡社區感情,提高社會資本的重要媒介,不過現在的藝術節卻有其他趨勢,不再旨在迎合政府官員和文化精英的特定藝術需要,而是從草根出發,注重社群的投入參與、共同創造。
今天的觀眾,和七十年代的不一樣,他們具有強烈的社會意識和價值取向,能將眼光放向未來。藝術節不應只求提供娛樂大眾的節目,還可營造出一個社會空間,讓大家共同建構知識。除了令本地觀眾和外地遊客欣賞到目不暇給的節目外,更可探索那較易受人忽略的一面,即藝術對平民生活的切身影響;同時也可在不同的社群之間,締造出新形式的和諧關係。未來的藝術節,肯定會鼓勵人們達成更開放的社會包容,重新展現各種本土特色,促進民主的討論和決策。
藝術形式不拘一格
近年來的藝術節,愈來愈趨向多媒體及多元化發展。譬如Clockenflap原是音樂節,現在已轉變為融合音樂、電影、視覺藝術、喜劇和劇場的多媒體藝術節。傳統藝術節的節目策劃,都是按某一主題、媒介及藝術類型,來吸引某一類觀眾。藝術節的總監希望吸納一群固定擁躉,針對喜歡某些類型和媒介的一部分市民。
今日,觀眾的取向更隨興而發,無法輕易預測,所以界限分明的藝術形式,反而未必能正中下懷。藝術節和藝術節目,已日漸變成品牌,既能反映出觀眾的個性,也可提升他們的品味。因此,當代的藝術節應謹慎三思,如何超越各種藝術門類的現有界限,使之彼此融合,並發掘以往無人想像的可能方法,加以推廣。
空間的介入
大家對藝術形式的理解有所改觀,也顯示了藝術節可如何重新建構觀眾與空間的關係。通常藝術節舉辦的地方,其設施會配合某一場地或某種藝術形式的習慣需要。然而今天,無論是視覺藝術或各類演出,藝術作品不再局限於在美術館或劇院等指定場所展示。世界各地的大型藝術節,多在不同場合舉辦,也有些節目在空置地點因應場地環境而上演。如此一來,空間固有的意義,也會經過重新想像。
由於觀眾日益注重藝術在市區空間的作用,藝術節需要審慎探索甚麼場地更能代表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特色。藝術節場地應該被視為一個由各種歷史和文化緊密相連的空間網絡,為大家締造出縱然短暫,卻彼此相依的感覺。未來的藝術節,不該僅僅與從上而下的都市化計劃同步並進,而應一馬當先,成為面向廣大市民的機構,讓別樹一格的都市策略不但可在此實驗,更可精益求精。
數碼的應用
當代許多藝術節都承認社交媒體十分重要,能令觀眾積極投入。近年來,大量藝術節所主辦的活動和推廣宣傳,都嘗試運用移動和方位技術。鑒於藝術節愈來愈喜歡在多個場地舉行,利用網絡科技穿越都市空間,來策劃演出,創造體驗,可令觀眾為城市的過去傳統和未來文化,作出更多貢獻。藝術節不僅可利用社交媒體作為宣傳方法,更可通過網絡群策群力,由觀眾去撰寫節目內容,讓觀眾有機會參與策展、評論節目、分享看過的活動,甚至實時交流對演出的感受。毫無疑問,社交媒體將會在未來應用得更為普遍,令觀眾更加熱衷採用數碼科技,來講述大家參與藝術節所經歷的故事。
以上提到的新興潮流和新型的組織方式,勾勒了藝術節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方向。藝術節和社會各界,必須將創造力、都市生活、資本主義和新科技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融合得更加天衣無縫。未來的藝術節,是藝術家、節目監製、場地、推廣者及觀眾,互相影響,變化日新的時代。要是藝術節能兼顧所有這些因素,就可以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空間,重新喚起市民對未來的信心。
中譯:徐昌明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