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吧!Robot》在愛裡起舞
文︰李慧君 | 上載日期︰2016年8月1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網上圖片
節目︰舞吧!ROBOT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6/8/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隨著科技發展,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漸成熱話,尤其在西方,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文藝創作,都積極探討人工智能對社會、人際關係和道德倫理的影響。本年度「國際綜藝合家歡」的多媒體舞蹈節目《舞吧!Robot》便是一例。《舞吧!Robot》由編舞家Blanca Li創作,配合明和電機的機械人樂隊、Aldebaran Robotics公司發明的人型機械人NAO,以及豐富的燈光、錄像投影,合演一台介乎現實與科幻的舞蹈。

 

甫開場,一位舞者定格站著,不同元素的錄像投影在他身上,以視覺效果跨越了人類和機器的形體,為節目揭開序幕。這個處理非常「安全」,卻過於理所當然,未能造成先聲奪人之效;之後由明和電機製作、電線支架外露的低科技機械人出場,它們外表荒誕,卻演奏出亮麗而層次鮮明的音樂,反而真正帶動台上台下的氣氛。

 

在機械人樂隊貫穿全場的演奏下,展開了人和人、人和機械人、機械人和機械人之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舞蹈。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被喻為「最敏銳人型機械人」NAO的亮相。其中一場,NAO從小箱子慢慢走出來,動作遲緩如初次學步的小孩。男舞者見它笨拙,一時把它抱起安撫,一時又在旁邊教它伸展四肢甚至舞動身體。NAO也如小孩成長,漸漸跟上舞者的動作,連手指關節也能靈巧活動傳情達意。二「人」之間的交流、舞者對NAO的溫柔神情,既有趣又窩心動人。而緊接的一場,更多NAO出現,由本來的那個帶領,一起溫習各種動作。過程中大家跌跌撞撞,引發連串笑聲。另一方面,也有男舞者赤裸上身、身纏電線,扮演電子格鬥遊戲角色的場景,以及眾舞者鎖起關節模仿機械動作,或者穿上鐵甲機械人裝束的群舞。

 

表面看來,以上種種設計似要模糊人和機器的界線,但NAO顯而易見的機械外表和刻意生硬笨拙的舉止,加上眾舞者在模仿機械時不減的活力和柔韌,反而凸顯了各自所屬的「物種」。同時,八位舞蹈員之間存在不同種族、體型與造型,在一字排開的群舞中也有明顯的高低不平;但如同男舞者對待NAO時的溫柔,眾人在差異中緊密合作,完成這個以群舞為主、極多互相支撐動作的作品。

 

Blanca Li在場刊提問:「『我們』和『它們』之間的分野應該怎樣定義呢?」就像其中一場,眾舞者在急速舞動,演繹梳洗化妝上班等日常場景,而一眾NAO在人群中穿插,寓意科技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無法分割。可是相比許多作品對人工智能的批判,《舞吧!Robot》的創作團隊以跳脫的舞蹈,提出了各色人種、機械和而不同、以愛共存的可能性。就像最後一場,除了精密的NAO、粗糙的機械人樂隊,台上還多了些更古舊更低技術的機械人,並於安裝在鐵箱表面的膠手掌拍和之下,贏得觀眾的掌聲笑聲歡呼聲。

 

《舞吧!Robot》是我第一個在香港觀賞的合家歡舞台演出。回想在德國、瑞典的幾次劇場經驗,兒童觀眾即使只有三、四歲,亦能全情投入,隨演出歡笑拍掌;在瑞典北部小城Kiruna看Pippi Långstrump音樂劇,小鬼們於中場時甚至在舞台自由奔走。這次《舞吧!Robot》,身邊幾對家長卻把演出當作教材,一個半小時內不斷向子女分析內容情節故事寓意舞蹈技巧投影技術,小孩反而異常沉默。當然一次經驗無法說明甚麼,我也衷心希望這只是個別例子,讓學習壓力沉重的香港兒童,至少能在藝術裡感受片刻的自由、快樂,和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除了藝評,也寫旅遊、德國文化和性別議題。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ernweh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