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奎佛萊克(Anne Queffélec)香港獨奏會
文︰丁瀚恒 | 上載日期︰2016年7月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Photo credit: Le French May 2016, First Initiative Foundation
主辦︰法國五月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
日期︰24/6/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法國五月2016 »
藝術類別︰音樂 »

法國五月,法國鋼琴家,法國作品選,這三合一配搭,近年從不缺席。今年,賽馬會演藝劇院上演《與安妮.奎佛萊克的音樂旅程》。奎佛萊克生於文學世家,卻走上音樂道路,其父親和幼兄是當代有名的小說家。奎氏於巴黎音樂學院接受教育,師承兩位當地的鋼琴家和作曲家,畢業後再跟隨斯科達(Paul Badura-Skoda)、德慕斯 (Jörg Demus)及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 三位德奧派大師於維也納學藝,可謂法德奧學派的集大成者。適逢今年是薩提150周年冥誕,鋼琴家特意向這位赫赫有名的作曲家致敬。

 

薩提,生性古怪,特立獨行,卻是二十世紀法國音樂界的奇葩,他的音樂多半是神秘而充滿異國情調,也有輕快幽默的一面,其曲風不僅影響了同代的德布西及拉威爾等人,更為現代的先鋒派(avant-garde)殺出血路,甚至後來的約翰.凱吉(John Cage)也坦言是薩提的追隨者。

 

上半場,十位作曲家,十五首作品。作曲家有節目單的常客:薩提、拉威爾、浦朗克和德布西;也有陌生的面孔:塞弗拉克、費洛德、哈恩、柯克蘭和施密特。他們都是十九與二十世紀的過渡人物,不少更生活在同一圈子,聯朋結黨。樂曲:有大調,有小調,有快板,有緩板,以憂鬱沉思型佔多,但也不乏幽默活潑的選段。當晚選取的作品皆帶有標題,例如《幻想曲》、《沉思的長椅》,它們全部是精緻小品,各式各樣,繽紛奪目,猶如法式萬花筒。

 

奎佛萊克雖將步入古稀之年,看上來還是精神奕奕。一頭金髮,配上白色繡花上衣及黑色長裙,那是典型的法式雍容。她慢步至舞台中央,但不急於奏樂,先向大家簡介作品和作曲家。奎氏的演奏實而不華、不煽情、不炫技,琴音明亮開放,惟音色闊度略欠。她是爽直的鋼琴家,彈奏不拖泥帶水,並沒有像庫珀(Imogen Cooper,奎氏的鋼琴聯彈拍檔,去年也曾於香港舉行獨奏會)那種維多利亞時代式的含蓄與抑鬱。觸鍵方面,奎佛萊克是偏向德奧派多於法國學派的,前者講求扎實、厚度,而後者則強調清晰、標緻,並以「珍珠式」的琴聲見稱。

 

整套設計曲目顯出心思,但有斟酌的地方。作品以幻想與沉思為主軸,當中穿插少量輕快的音調以作平衡。奈何上半場中後段,樂曲情感過於單一,有點悶人。畢竟幻想原是片刻,過度沉迷,則易沉溺。此外,於音樂廳彈奏《吉諾佩第》及《吉諾西恩》那類音樂,往往是吃力而不討好的。這些作品私密性強,神秘懸疑,演奏者、聽眾和樂曲必須建立某種親密性,音樂的魔力方能彰顯。可是,當晚六百座位的演藝劇院略嫌太大,舞台燈光太強,難以營造神秘陰沉的氛圍。

 

演奏進行中,眼看台頂一盞又一盞的射光燈,不禁叫人幻想當年薩提在巴黎黑貓咖啡館演奏的情景:微暗的燈火,映照著卷卷點燃的雪茄,隱隱約約;陣陣的芳香霧氣,襯托著裊裊的琴音,朦朦朧朧……百年過後,文化不再,情景也不再,為了保存佳作,演奏家不惜將這些精緻小品看成嚴肅音樂,再以九呎史坦威加上巨型舞台,這種配搭幾乎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總括而言,若場地小一點,聽眾少一點,鋼琴小一點,燈光少一點,這套節目必然更為可觀、耐聽。當然,這樣的建議,在商業考量上,未免也少了一點。

 

中場休息,如常翻開座椅上的場刊,英文版的節目介紹,尚算清楚可讀。至於中文翻譯,明顯出自外行人的手筆,水準很不專業。除了詞不達意外,還把多個音樂詞彙錯譯,例如將「harmonic sequence」 (模進式和弦)誤譯為「諧波序列 」(harmonic series),將 「perfect consonance」(完全協和音)誤譯為「完全音程」(perfect interval);而作品的譯名也不規範,例如把拉威爾的《海上扁舟》譯為《在海上的船》,詩意大減。在演奏者介紹一文中,更出現諧趣的錯譯,「She has played in the famous 『Proms』 concerts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 in London」 被譯成「她擅長演奏倫敦阿爾伯特音樂廳《逍遙音樂會》中的幾首著名樂曲」。基於筆者也不時為音樂會撰寫節目介紹,因此對場刊的要求額外嚴格,但上述的劣作,則難以接受。一本可靠的場刊何其重要,它不僅讓讀者了解作品的背景和脈絡,更可引導聽眾領會音樂的精粹和意義。

 

話說回來,這裡只是借題發揮,不專業的場刊,在香港司空見慣,原因歸咎於它們是免費派發,而主辦單位一般也不願意花費邀請專業人士撰寫內文,因此質素向來也沒保證。(在歐洲則較少出現此情況,他們的節目介紹大多由專業音樂人執筆,而場刊也是收費的。)這裡雖看似是不起眼的枝節問題,但僅僅一本小冊子,已暴露了香港文化機構對音樂學術的忽視。

 

下半場,一位作曲家,一首作品——拉威爾的《鏡子》。樂曲完成於1905年,分為五個樂章,各自帶有標題。基於音樂本身奇特和創新的和聲與風格,《鏡子》在首演時,並未獲得一致好評,更被樂壇的保守派冷眼看待。奎佛萊克演奏前如常介紹樂曲,並表示經常思考拉威爾把作品命名為《鏡子》的原因。她認為這面「鏡子」不只是照相般倒映著現實的景象,而該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魔鏡一樣,帶領大家走進夢幻的天地。奎氏的解讀有趣,童話式的。略略翻查文獻,作曲家曾為《鏡子》這標題給予更深刻的解釋,他說道:「不管怎樣,『鏡子』一詞不應使人理所當然認為我主張藝術主觀論。莎士比亞的一行詩表達了我完全相反的立場:眼睛不能照見它自己,必須通過反射,借助外物。」據此說法,這面「鏡子」是抽象而非物質的。這近乎是以物觀物,自我觀照的主張。

 

拉威爾曾多次強調:「請不要(interpret)演繹我的音樂,演奏(play)它們便可。」簡樸,或許就是拉威爾的音樂美學,他痛恨音樂家將其作品奏得浪漫和感傷。對於演奏,他一方面要求人們嚴格遵守樂譜的指示,另一方面卻要求作品聽上來有即興的感覺。詮釋拉威爾的音樂,就難在這地方。可幸,作曲家曾為自己的幾首作品留下錄音。縱使那些鋼琴卷筒錄音(piano roll)遠不及現代的製音技術,但它們的確是窺探拉威爾演奏藝術的重要遺產。

 

〈夜間飛蛾〉:奎佛萊克的彈奏駕輕就熟,節奏感強。對於作曲家教學時強調的漸強記號,也拿捏準確。美中不足,三聲部的段落稍欠凹凸層次,而音色則沒預期的乾爽。〈悲傷鳥兒〉:大致由兩種織體組成,上方是阿拉伯花式(Arabesque)快速音型的吱吱鳥叫,下方則是陰暗且令人窒息的沉默森林。與作曲家的錄音相比,奎氏的演奏速度較為自由,尤其在一眾三連音的處理,前者著重平均與穩定,後者則分別縮短和增長第二和第三音符的時值,製造近乎切分音的效果。〈在海上的船〉:無間斷的琶音像波浪般遊走於鋼琴長長的鍵盤,清脆的琴音猶如輕濺的浪花,甚有詩意。奎氏的演出具說服力,風格脫俗,意境醇美,並不像三流的鋼琴家,將作品彈成練習曲似的。〈弄臣的晨曲〉的靈感來自西班牙的喜劇,樂曲所要求的艱深彈奏技巧,曾令不少音樂家敬而遠之。奎佛萊克這位年邁的鋼琴女將,展現著完美駕馭樂器的能力,不論是連撃的快速音群,還是雙指的滑奏,無不被她馴服。〈鐘之谷〉描述著巴黎正午時分的鐘聲,樂曲雙手彈奏,樂譜卻分三行書寫,演奏者透過其巧妙的觸鍵技巧,表達了三種不一樣的鐘響。隨著最後的和弦響起,整套組曲在一片寧靜幽深的氣氛中劃上句號,彷彿跟音樂會開首那曲幽秘的《吉諾西恩》來一個首尾呼應。

 

曲終了,但人不散,鋼琴家額外演奏了清新典雅的斯卡拉蒂(D. Scarlatti)奏鳴曲,劇院頓時泛起絲絲暖意,將早前一曲的淒清冷落盡掃而空,好讓聽眾步出音樂廳時,嘴角還能展露出點點的微笑。

 

演奏曲目

薩提:《吉諾西恩》第一首

拉威爾:《隨著夏布裡埃的風格》

薩提:《吉諾佩第》第一首       

浦朗克:《田園詩曲》       

塞弗拉克:《在何處聽到一個舊音樂盒的聲音》   

德布西:《幻想曲》           

薩提:《吉諾西恩》第三首       

費洛德:《隨意》               

哈恩:《隆冬》   

哈恩:《沉思的長椅》       

德布西:《月光曲》   

杜邦:《星期日下午》       

薩提:《吉諾佩第》第三首       

柯克蘭:《漁夫之歌》       

施密特:《玻璃》       

--- 中場休息---

拉威爾:《鏡子》組曲:

〈夜間飛蛾〉、〈悲傷鳥兒〉、〈在海上的船〉、〈弄臣的晨曲〉、〈鐘之谷〉

 

Programme

Erik Satie: Gnossiènne No.1

Maurice Ravel: A la manière de Chabrier

Erik Satie: Gymnopédie No.1

Francis Poulenc: Pastourelle

Déodat de Sévérac: où l ́on entend une vielle boite à Musique

Claude Debussy: Rêverie

Erik Satie: Gnossiènne No.3

Pierre-Octave Ferroud: Nonchalante

Reynaldo Hahn: Hivernale

Reynaldo Hahn: Le banc songeur

Claude Debussy: Clair de Lune

Gabriel Dupont: Après-midi de dimanche

Erik Satie: Gymnopédie No.3

Charles Koechlin: Le chant des pêcheurs

Florent Schmitt: Glas

---Intermission---

Maurice Ravel: Miroirs

(I: Noctuelles, II: Oiseaux tristes, III: Une barque sur l’océan, IV: Alborada del gracioso, V: La vallée des cloches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個人簡介: 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及英國倫敦大學Royal Holloway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