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號 信不信由你:談劇場裡的迷信與禁忌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奇幻森林的史詩
文:夏如芸

 
參天樹林,靈氣迫人,鳥兒在旁詠唱——這種奇幻森林之感不只是電影或美劇《權力的遊戲》可以看到,其實優秀的交響樂演出也同樣令聽眾可以感受到。所指的正是近日費城樂團的亞洲巡演香港站。該晚演奏了貝多芬(馬勒編)《 F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九十五,「嚴肅」》及布魯克納《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WAB一〇四,「浪漫」》兩首旋律華麗的樂曲,展出如奇幻森林般的美景。若把兩首樂曲推向更高層次——如史詩般呈現,那就更完美。奇幻的場景只會令人悅目,但奇幻森林的史詩討論則應是人性。
 
精準的演出當然可以在觀眾的腦海中呈演出美麗的畫面,但演釋樂曲的深度並不是在於其精準度,而是演出者們詮釋的能力。這也要演出者作深度思考才可達成。費城樂團選這兩首樂曲演出,可算是展示實力之作。該團的弦樂部可算是樂團的金漆招牌。所以樂團該晚的見面禮——較少聽到的貝多芬(馬勒編)《 F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九十五,「嚴肅」》也顯然是想展現其弦樂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寫成「嚴肅」之時,貝多芬正值人生低潮:婚約不成,而其聽力每況愈下,自己也曾瀕臨自殺邊緣。所以此曲又名為「嚴肅」,除了要求聽者嚴肅對待外,也其實道出貝多芬當時的所思所想正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
 
雖然這首曲風比較華麗,而費城樂團的演出也偏向以華麗風格演繹此曲,但未能豐富樂曲「嚴肅」的主題。尼澤-塞甘有一隊有如此專業的樂團,可完全跟隨其起伏進行即時音量的變化,令轉了三次曲調的第一樂章仍細滑如絲,實在難得。他也在不同聲部同時進行不同的音量變化,令樂曲的琶音及抒情段對比更突出。到第二樂章,尼澤-塞甘有如行雲流水般,將旋律一層層加上,令音色更豐厚,又無喧賓奪主,可見其聲音平衡做得很好。如此團隊下,他向觀眾奏出一幕幕華麗的話面並非難事。整個樂曲的演出如正在森林中進行一幕幕迴旋舞曲一般,但沒有絲毫嚴肅之意。或者樂曲的抒情段變化太多,反而令樂曲當中的掙扎感減弱,嚴肅性大減。這就如長輩訓話,若婉婉轉轉,而非面命耳提,又如何令後輩嚴肅對待當中的訓斥?當然若樂曲走史詩式的路線也難免要有多點變化,但整個樂曲的氣勢也一定要再作加強,才有令人有一種對史詩肅然起敬之感。
 
若上半場是展示弦樂的實力,那麽下半場的布魯克納《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WAB一〇四,「浪漫」》就是體驗管樂的水準,特別是法國號及長笛。莊麗法國號如早晨號角般的聲音打開了樂曲的序幕,跟隨的長笛聲展開了晨㬢。首個樂章結束時,猶如奇幻森林的清晨,隨旭日初升而起,銅管樂的和弦猶如百鳥天際翱翔到海角的浪漫。二短一長節奏由小提琴緊接演出,引出稍後各聲部互相模仿,有如繁花爭艷,又如各精靈隨風起舞。整個奇幻森林因日出而醒,帶領聽眾體驗布魯克納的浪漫:「就是執著至忘我的境界,以亢奮的感情,昂揚於森林中」。如此美麗的奇幻森林,費城樂團做到了,只是差了點磅礡的氣勢,就成了一篇史詩。這需要法國號的音色更加明確,絕無含混,而弦樂的顫音更要做出百人同唱的效果,才可把樂曲的氣勢進一步推高,才能成就一篇可歌可頌的史詩。
 
費城樂團整體表現不俗,縱有小量瑕疵,樂手也能驚險過關。面對珠玉在前,未知香港管弦樂團六月中的如何演繹這首「浪漫」呢?
 
《費城樂團》
演出團體:費城樂團
評論場次:2016年5月20日,晚上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作者簡介:《樂評大碰點——古典音樂評論工作坊》學員
 
照片提供:康樂及文化事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