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元溥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表演藝術之精彩與困難,觀眾多半可以充分體會前者,但後者的真實情況可能只有表演者自己才能清楚。舞台上一加一並不等於二:在家練了一百次都沒錯的段落,偏偏就是在台上那第一百零一次失手;明明排練時一切順利,正式演出卻落得百孔千瘡。表演就是這樣充滿未知,即使努力關照一切,舞台上仍然有太多不確定。
「盡人事,聽天命」——既然天命幽微難知,也就不難想像為何舞台上會有諸多「禁忌」或「迷信」。遇人上台,英文要說「祝你摔斷腿!」(Break a leg!),更多人說「Toi!Toi!Toi!」,部分語言甚至還有惡俗表達。這不是單純詛咒人或講渾話,而是西方劇場傳統認為願人好運往往不見實效,還不如祝人厄運或可擋煞。台灣演出前常會祭拜(至於拜誰,大家請自己想像),必備供品居然是零嘴「乖乖」,大概可以猜到工作人員的心理狀態。事實上別說舞台演出,連身為「科學產業」的台積電南科廠,廠長「為慶祝六月六日工程師節」,還特別訂製五千包「台積電專屬乖乖」送給廠區員工加油打氣,就可知人類面對未知,可以多麼恭謹謙卑。
如果牽涉到戲劇演出,「上台」是實際的「劇場」,那相關禁忌或傳說更多。莎士比亞的《馬克白》(Macbeth)就因為相傳劇中引了真實的咒語而成為不祥之作,劇場人避諱直呼其名,常以「那部蘇格蘭戲」(the Scottish play)或馬克畢(MacBee)稱之,甚至把男女主角稱為「M先生和M夫人」。就歌劇而言,威爾第《馬克白》倒沒聽說有如此忌諱,但意大利歌劇有其自己的「迷信」,尤其是幾部特別兇殘的歌劇,比方說三大主角皆慘死的普契尼《托絲卡》(Tosca),或是三大主角加上一關鍵配角全慘死的威爾第《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為了避免演出意外,相關人員總是特別小心,許多奇異傳說與史實也成為樂迷話題(諸如歌手演出《命運之力》時心臟病發身亡之類),愛樂者若對靈異事件或迷信傳聞有興趣,網路上可有許多資料以供查考。
「習俗」如此,個人亦然。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演出前要找釘子,而工作人員總會貼心地「安排」釘子讓他找到。不過著名音樂家的迷信通常被當成怪癖或趣聞,一般人可能忘了他們必須承受的身心壓力。不過調適壓力有各種方式,迷信只是其中一種。無論相信鬼神與否,多數音樂家努力運動、照顧作息、認真練習,這才是有效降低演出失誤或意外的正途。即使意外無法避免,自己盡到人事,遇到突發狀況總是可以努力調整。唯一無法調整的,其實是觀眾的心態。
鋼琴家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在文章中曾引述Tovey的觀點,說甚麼「偉大作品不會因為糟糕演出而失色」這種話不僅錯誤,而且不可取,就像甚麼「沒有壞鋼琴,只有壞鋼琴家」和「沒有不好的樂團,只有不好的指揮」一樣。我完全理解他的不滿。上述「理論」明明是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的自我要求,把責任攬在自己,勉勵自己「求人不如求己」,現在卻變成觀眾對他們的「要求」,認為他們就該使命必達。難道提供好鋼琴不該是主辦單位的責任?難道樂團樂手仔細讀譜也該等指揮下命令?對演出者而言,無論客觀條件有多差,既然接了演出也願意演出,努力克服所有問題,自然是可敬可佩的情操,但這並不表示觀眾或表演場館可以推卸責任,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放架爛鋼琴卻期望演出者能夠彈出天籟,樂團團員散漫不用心,卻期待指揮要能展現奇蹟。
如此「迷思」雖不屬於「迷信」,但行之有年的迷思,說到底和迷信也沒有甚麼區別。迷信或許不會傷害演出,甚至還可當成趣聞,迷思卻會影響對表演的認知,這可就讓人笑不出來。無論台上或台下,或許我們都該回到原點,知道舞台演出狀況百出,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台上保持敬業,台下學習包容,表演藝術才會更加精進茁壯。
作者簡介: 1978年生於台北。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聯經,2005)、《莫札特音樂CD評鑑》(聯經,2006)、《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聯經,2007;日文版首冊於2014年六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發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與《聽見蕭邦》(聯經,2010)。最新著作為古典音樂入門書《樂之本事》(聯經,2014)。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台灣國家交響樂團(NSO)「焦點講座」策劃,「20X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台中古典音樂台與Taipei Bravo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台灣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
照片為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