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
當編輯邀約擔任「藝評筆陣」欄目的主筆,我一口答應,轉頭一想,題材自訂,卻是一個難題,在香港寫評論文章,題目選擇大多不會毫無拘束,這一次未免太自由了,反而教我有點不習慣。
近年我多寫電影評論、文學評論和書評,演藝評論相對少,但音樂評論也寫了一些。思前想後,還是由莎士比亞說起。
今年是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 1616)、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1547 - 1616)及湯顯祖(1550 - 1616)逝世四百周年。從香港出發看三位文豪,莎士比亞的影響力相對較大,不單有報紙以「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為頭版專題,近來更有電影《馬克白》(Macbeth)上映,經典的版本如羅蘭士奧利花(Laurence Olivier)的《王子復仇記》(Hamlet, 1948)、黑澤明的《蜘蛛巢城》(1957)和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浴血金鑾殿》(The Tragedy of Macbeth, 1971)等都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永恆莎翁光影中」系列中放映。舞台演出方面,鄧樹榮導演的《馬克白》為香港藝術節節目之一,而演藝戲劇學院學生演出的《馬克白》則為華文戲劇節的劇目。
相對上,塞萬提斯就少人注意了,我還記得去年在美國愛荷華,《唐吉訶德》(Don Quixote)是一個討論話題,因為小說在1615年完成出版,剛好是四百周年。至於湯顯祖,還待六月開始的「中國戲劇節」全面回顧了。雖然節目內容對香港年輕人來說,吸引力恐怕不是很大。
莎士比亞與中國
莎士比亞之名,在晚清時期傳入中華國土,而早在民國年間,莎士比亞及湯顯祖已是為人比較評論的對象,可是追本溯源,第一個將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相提並論的人,是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他在《中國近世戲曲史》(1930)說他們:「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
戰後重光,1946年,趙景深在《文藝春秋》第二卷第二期發表文章〈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比較早的一篇比較文章,他以青木正兒這句話開始,在全文最後,他總括出兩人的五個相同點:「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生卒年相同,同為東西二大戲曲家,題材都是取之他人,很少自己的想像創造,並且都是不受羈勒的天才,寫悲哀最為動人。」
在同一期《文藝春秋》,朱生豪的夫人宋清如女士發表散文〈朱生豪與莎士比亞〉,當時,朱生豪已去世一年多,朱譯的世界書局版《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即將推出。這篇感人的散文提到朱生豪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的艱辛,一方面是貧窮,又要面對戰爭威脅,另一方面是為了翻譯,朱生豪窮盡了畢生的力量。
莎士比亞與香港
在香港,莎士比亞是戲劇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焦點,雖然香港地「隔行如隔山」,但莎士比亞成為近期的文化話題,一點也不奇怪。且以音樂界為例,香港電台第四台有節目特輯「歌劇世界中的莎士比亞」,由盧景文和陳鈞潤主持,五月底就有法國作曲家古諾(Charles Gounod)的五幕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公演。文學界似乎相對失色了,其實黃國彬在2013年推出了新的《哈姆雷特》譯注本,可惜此書只有大陸簡體版,似乎並未引起香港和台灣文學界的廣泛注意。
回到音樂。印象中,我上一次聆聽以莎士比亞為題的音樂會,已是2014年7月,香港管弦樂團的《仲夏夜之夢》,當天節目全部是孟德爾遜(Felix Mendelssohn)作品,上半場有《美麗的梅露西娜》(The Beautiful Melusine)、經文歌三首,下半場則是重頭戲:《仲夏夜之夢》序曲及劇樂(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verture and Incidental Music)。當時我日聽夜聽夏伊(Riccardo Chailly)指揮萊比錫布業大廳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的Decca新版CD,對麥克基根(Nicolas McGegan)指揮港樂的版本,我僅僅注意獨唱和合唱的部分,音樂部分始終難敵夏伊。
莎士比亞與電影音樂
其實要排一個以莎士比亞為主題的音樂會,當然不是甚麼新鮮事(單單柴可夫斯基就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暴風雨》三首名作),好作品太多,我手頭有一張Decca舊版CD:Great Shakespeare Films,由曾與希治閣合作無間的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指揮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除了一首另由Stanley Black指揮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
曲目包括華爾頓(William Walton)為羅蘭士奧利花電影《亨利第五》(Henry V,1944)和《李察三世》(Richard III, 1955)的配樂,分別是〈阿金庫爾戰役〉(The Battle of Agincourt)和前奏曲,另外還有曾三度奪得金像獎的美籍匈牙利作曲家羅饒(Miklós Rózsa),為約瑟曼基威士(Joseph L. Mankiewicz)電影《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 1953)所寫的三首配樂。
這張CD最重要的作品,大概是蕭斯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為哥辛薛夫(Grigori Kozintsev)電影《哈姆雷特》(Hamlet, 1964)所寫的配樂選段,六首作品合共長達二十分鐘,包括片頭的序樂,配合電影畫面,滲入悲劇的基調,中段開始低迴的大提琴獨奏,留下懸而未決的疑惑,第二首是皇宮舞會的音樂,是電影少數比較活潑的段落,第三首是父親鬼魂出場一段,鋼琴的樂音相當神秘,配合已逝父王將秘密告知哈姆雷特的情狀。第四首是戲中戲的下毒一幕,敲擊樂相對吃重。CD另外收錄的兩首作品,襯托哈姆雷特決戰前後的氣氛和他光榮而不幸的死亡,都是電影接近尾聲的配樂。
哥辛薛夫的蘇聯版《哈姆雷特》,由著名小說家巴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翻譯台詞,這部電影教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幕,是原著第一幕第五場,也就是父王的鬼魂在城堡平台與哈姆雷特相見一段。哥辛薛夫突出的不單是城垣以外,更是大海邊緣,驚濤拍岸,當父王向兒子表白被殺的真相,在日出前留下「再見,記住我」的遺言,然後,本片並沒有霍拉旭和瑪塞勒斯上前,三度起誓絕不將所見的事情傳出去的一段對話。電影中的哈姆雷特,只是孤身睡在海邊的城牆下,大海平靜,從此以後,他要為父王復仇,迎向他人和自身的死亡。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