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愛上過自己的名字嗎?小時候總聽到年老的長輩說一句「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從中可見中國人信奉名字比命運更影響人的一生。日本漫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中也曾用過相關題材作橋段,女主角千尋失去父母後,來到湯屋請求湯婆婆給予工作,對方則要求用名字交換,取而代之是更簡單的名字──小千,然後男主角白龍叮囑千尋不要忘記自己真實的名字,否則會忘記歸家的路,這故事進一步凸顯東方人相信漢字背後蘊含著一定的意義。而這次三角關則以名字為題材創作出《家.寶》。
故事改編自同名原創小說,全劇三小時,講述關於主角余家寶四十五年人生中發生的故事。上半場由五歲的她(郭曉晴飾)與嫲嫲(張銘耀飾)相依為命的生活日常作起點;接著是十五歲(歐芷菲飾)開始的少女成長歷程;繼而是二十五歲(馮幸詩飾)的初戀回憶;下半場是關於嫲嫲死後,三十五歲的她(陳秄沁飾)展開尋覓人生意義的旅行,期間更因一夜情而意外懷孕;到最後四十五歲時(陳敏兒飾)終於遇上適合的伴侶徐實(細so飾),每個階段的經歷也對余家寶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上半場節奏明快,充滿不少諧趣元素;然而下半場,尤其是余家寶三十五歲去旅行那段,可能較多以第一身憶述的對白關係,令人感到有點冗長,節奏上也拖慢了。
劇中主角的不同年齡分別由五位女演員飾演,在導演處理畫面方面帶來了不少幫助,比如較常出現是余家寶與嫲嫲的對話,五位余家寶輪流接力應對嫲嫲的唇槍舌劍,這種交錯虛幻的呈現的確能表現一種獨特的劇場美感。同時由張銘耀飾演嫲嫲一角,極其到位又帶點尖酸的對白,除了為觀眾帶來歡愉,亦使角色刻畫方面生色不少,更有效在嫲嫲死的部份勾起觀眾的情緒。其中筆者最喜歡的段落為黃主任(李妍慧飾)教導余家寶寫字的部分,對白上一邊講解中文字背後由圖像演化的過程,一邊配以具舞蹈感的形體動作呈現文字,從整體畫面去看實在相當豐富。
而舞台設計上不難看出花上的心思,其中包含了很多與文字相關的意象。孩童時代,我們會在方格紙上抄寫一個又一個的中文生字,舞台的地板均是一格又一格,正好營造了同樣的感覺。而舞台的上方則掛著一棵木頭,配以燈光的映射,木頭與陰影組合起來,就像是一枝沾滿了墨水的毛筆。整個舞台以木材作為建築的材料,除了可以給予觀眾一種「無印良品式」的清新簡約感覺外,更呼應了本劇主題,是一種淡淡然撲鼻的書卷味。
投影機也是劇中一個不得不提的元素。在提及與文字相關的對白時,投影機會把字詞投射在佈景板上,在畫面的感覺加強上確是起了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導演也會選取於間場的部份,以投影方式播放香港社會發展及事件的片段,例如沙士事件、反國民教育運動及雨傘運動等,也許是為了交代角色身處的時代背景,然而這些片段跟劇中的主題似乎有點偏離,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因此筆者會思考如果不用投影,會否有其他方法或劇場技巧可達至異曲同工之妙?
總結而言,本劇恍如人物傳記般向觀眾道出了關於余家寶的故事,抽離地看卻是講述每個人學習與自己名字相處的關係。在嬰兒出生前,父母或長輩會準備不同的名字,當中可反映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期望,而你或我也可能經歷過像余家寶一樣不喜歡自己名字的階段,也許覺得俗氣或是嫌棄寫起來太多筆畫。但人漸漸長大,思想隨之變得成熟,便會追尋自己的人生意義,此刻就像在正式開始於一本寫了名字的筆記本上譜寫自己的故事,真正讓自己的名字發上獨一無二的光芒。
(原載於2016年4月《*CUP》)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