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號 跟著藝評人找好吃的和好看的    文章類別
【專題】跟著藝評人找好吃的和好看的
美樂美食 樂評食評
文:周凡夫

其實自寫樂評之始,評論範疇便非僅音樂,更非僅「古典音樂」,還評流行曲、話劇、戲曲、舞蹈、文化政策、視覺藝術,甚至要寫影評,曾經一天跑三間電影院,看三部電影……後來不僅評論越寫越多,單是表演藝術的世界亦越來越闊,才較集中寫演藝評論,而樂評則一直寫得最多。在這個過程中,飲飲食食的涉獵亦越來越多,而且也不斷有人要求「寫寫食評呀」,還問我為何一直不願寫食評。說真的,確實曾經考慮過,要否在寫藝評都嫌不夠時間的情況下,加多支筆寫食評,能夠與更多人分享美食心得和美樂,同樣能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同樣有分享之樂,而且美樂和美食、樂評和食評,相同之處甚多,而相異之處較少,然而,至今卻仍是未有動意要寫食評。
 

講求親身體驗

音樂與食物相異之處是前者並非生存必須之物,為此,人生中音樂不足,甚至沒有,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重要,樂評亦自然是小眾之事,不易獲得大眾關注;後者卻是民生首要(「民以食為天」也!)食物不足或欠缺會鬧饑荒,會引起社會動蕩,甚至會引發統治者管治危機,是大事。相對來說,食評較為「大眾化」,較受大眾關注。
 
但要將音樂、食物轉化為評論,這個過程便是相同的多。相同的並非指都要具備掌握文字表達的能力,而是指兩者都要講求親身的體驗。食物的體驗似乎較簡單,採用的多是味覺,加上視覺和嗅覺,所謂「色、香、味」;音樂的體驗則較為複雜,除聽覺外,更關鍵的是生活經驗、文化教育背景,成長過程等眾多因素形成的心理狀態。
 
音樂欣賞本身便已是一個很複雜的心理過程,由音樂欣賞提升至作出邏輯理性分析整理而成的樂評,其中涉及的心理狀況便更複雜。舉例來說,年輕時好學及好奇心強,往往便仿如海綿,具有強大的吸收力,和投入無盡的熱情,欠缺的是對音樂的不同體驗,因而往往很容易滿足。但隨著音樂體驗的不斷累積,在不斷的比較下,要求越來越高,滿足感亦越來越難達到了。
 

媽媽的菜最好

其實食物和體驗,相對雖然似乎較簡單,實際上卻又並非只是「色、香、味」的品嘗,其中還包括有食物體驗過程中必然會有的人情物意的記憶,難以說得清楚的感情,那可是與每個人成長過程、生活的年代與文化背景無法分割,為此,也就會有不同的食物嗜好,不同的口味要求,有人無辣不歡,有人清淡至上,有人逢甘脂油美都叫好,但更多的是非有單尾甜品,難言完滿……然而又總會有今菜不如舊菜的概嘆……
 
就以今日已暴發的澳門小城,新興美食名店多不勝數,至愛名單上仍然是堅記白粥腸粉、趣香零食、馮記豬腳薑、最香肉心杏仁餅、陸記牛什粥,梓記五香牛什、黃枝記老店雲吞麵、大堂誠記粉腸肉丸粥、沙梨頭成記豬骨粥與蝦米腸粉、禮記雪糕、芬記叉燒……盡是老字號的小店;但更多的是眾多老字號的名店,大多都已今不如昔,最後仍是那一句,還是媽媽的菜最好!
 
堅記腸粉
 
那其實全是記憶和感情作祟,當年難得會上酒樓名店,每次筵席大菜都是新的體驗,都是良好的回憶,現今年紀一把,味蕾體驗日新月異,就如音樂那樣,體驗不斷累積、不斷比較,再有機會品嘗名店佳餚亦已無法重拾當年記憶中的味道!其實名店佳餚不一定退步,只是個人的味蕾要求變了,已無法回到當年的記憶中。    
                                           
這種情況,在音樂上個人亦有相同的體驗,那是來自德國一個大學樂團多次來港登台帶來的難得經驗。話說筆者首篇公開發表的音樂評論(見刊於《中報周刊》),撰寫的是1969年4月12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的德國杜賓勤大學室樂團(Tubingen Student Chamber Orchestra)的音樂會,當晚的演出讓筆者歷久難忘,印象深刻的是,樂團的演奏,音色和諧,優美動聽極了,所以樂評文章亦寫得有讚無彈,大力推許。事隔五年後(1974年7月26日),樂團再度在大會堂登台,這次仍由卡爾希亞(Helmut Calgeer)指揮,改在劇院,但聽完後,只覺效果平平,五年前的感動完全沒有了!但1969年第一次欣賞時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為此,到1979年4月16日該團再到訪時,仍繼續做捧場客,然而仍是失望而回,無法重拾當年的滿足感!是因為劇院的音響不及音樂廳?卡爾希亞年紀老邁技術退化了?是大學的樂團學生樂手不斷更替,水平難免有起有伏?事實上卻會是樂團的水平並沒無太大變化,變化的只是自己對音樂會的體驗隨著觀賞日多不斷積累,要求不同了,也就不容易滿足了。
 
 
德國杜賓勤大學室樂團訪港的場刊封面

樂緣食緣隨緣

相反地,小食的記憶和感情卻會隨著歲月過去而變得更加強烈鮮明,那就像唸書時在學校中唱過的世界名曲,成長時接觸最多的古典音樂小品,都是成長時期的烙印,至今仍是人生美好回憶的泉源。
 
到鄰埠小城聽音樂,那股回憶與感情便最容易與上述種種美食連結在一起。其實,人生能遇上難忘的現場音樂和難忘的美食,確是要說機緣;這樣子的機緣現在隨筆寫來,亦可真不少,如在意大利提琴之鄉克雷莫納(Cremona)一場古箏與弦樂重奏的美樂演出後,在一家郊外小店吃到了人生難得再遇的美妙海鮮意大利粉;在意大利佛羅倫斯大廣場上的戶外管弦樂演出後,喝上一杯價廉卻無比合口味的咖啡;在德國古城艾爾福特(Erfnrt)看歌劇前的德國啤酒配肉腸;於挪威北極圈內的小巴黎特羅姆瑟(Trmoso)聽完中國春節音樂會翌日早餐的「新鮮」煙肉;在哥斯達尼加聽交響樂團演出前所吃的新鮮菠蘿;在墨爾本藝術節聽完室內樂音樂會後的希臘菜;台北朱宗慶打擊樂團慶典音樂會後配上路邊攤的米粉;廣州星海音樂廳的交響樂演出搭配珠江新城「私廚」的廣東宵夜;上海大劇院的歌劇卻可配上蔥油絆麵;北京保利劇院的交響曲演出大可與江南菜配對;西安音樂廳的民樂音樂會可與「海底撈」作伴……
 
但無論是美樂還是美食,還要講究作伴的人,那會將美樂美食變得更美,這點在音樂與飲食兩者皆同。此外,適合的環境,對音樂和飲食,同樣重要,同樣能將美樂與美食升級。
 

美樂美食美景

2012年5月到美國洛杉磯探親便曾有過一次美樂美食加美景的難忘經驗。那是在洛杉磯南邊太平洋岸渡假小鎮聖基文特(San Clemente)的「CASA ROMANTICA Cultural Center and Gardens」舉行的音樂會。卡沙浪漫文化中心及花園是一座建於太平洋岸陡峭絕壁頂上的西班牙殖民地色彩歷史性庭園建築物,下邊便是沙灘和加州著名的沙灘長橋。該建築物於1928年落成,1991年被列為「國家歷史名勝」名單中。
 
卡沙浪漫文化中心及花園
 
舉行音樂會的大廳中有磁磚鋪砌的小噴水池,白色拱門石柱,天花頂四側是天然採光玻璃窗,雕花玻璃罩,水晶吊燈,周邊白牆掛滿歷史性照片,懷舊色彩十足。在這種充滿歷史典雅韻味,處處揚溢著美麗花草樹木的園藝之美,和藝術美感的環境中聽美樂,面對的室外周邊又是盡望無邊的碧海藍天大洋,和慢慢黯淡下來的日落餘暉,演奏者和欣賞者都必然會被這種獨特的氣氛感染,形成很微妙的美好感覺。
 
更獨特的是,在這個面對太平洋的大廳演出的是太平洋三重奏「Pacific Trio」——一個民樂三重奏!成員是在香港時已相識多年的樂界前輩,演奏琵琶的呂培原,來自台灣奏古箏的劉祖耀,來自中國大陸吹笙、拉二胡的劉起超,都來自太平洋彼岸,遂以太平洋為名。當日自黃昏開始演奏悠揚輕快的《紫竹調》,繼而是《陽春白雪》、《茉莉花》、《繡荷包》、《探情郎》、《春江花月夜》等中國民樂……室內氣氛和室外景觀同樣無比怡人!
 
演出前有酒會和小食,更意想不到的是,小食中竟有中國春卷、煎胶子,味道還真的很不錯呢,觀眾還可拿著杯紅酒、咖啡入座欣賞。美景、美酒、美食,再加上美樂,確是人生難求!在這種情況下的中國音樂,對外國觀眾來說,亦會是無比美妙!那次確是人生那得幾回聞的無比珍貴的賞樂經驗! 
 
順筆一提,這個太平洋三重奏據知本年12月會首度訪港,但看來只會餘下美樂了——演出的場地是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原因只有一個

由此看來美樂美食都是文化,雖有相異,但仍是相同的多,本質上更有很多相同之處。無論是音樂,還是飲食,個人更一直認為要多元化,要「雜食」,各類音樂都能涉獵,當有助於寫評論時有更廣闊的眼界和音樂體會。
 
樂評寫作過程中,更是一種不斷自我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提升的過程。「食評」的寫作過程,同樣會讓「咀」會變得更「尖」(要求高了),甚至會對飲食越來越「揀摘」(偏執),那就很容易會流於「偏食」,那卻是無益健康之事。為此,個人至今仍是以「飲食隨緣」作為飲食之道,正是俗語所云﹕「好一餐、唔好亦一餐!」
 
美樂與美食還有一項相同之處,很少有音樂人、樂團會是「全能」,演出任何音樂都有高水平,食店(包括名店)亦然,經驗所得,一家食店能有幾道出色美食已值得鼓掌!為此,聽音樂和光顧食店,儘管是名聲很高,很多專家推薦,仍應知道其擅長曲目和拿手菜式,才有機會聽到美樂、嘗到美食。
 
儘管美樂美食如此相同,但至今仍堅持只寫樂評、不寫食評,原因便只有一個:寫樂評的時間尚感不足,如兼寫食評,勢必減少寫樂評的時間,那就必然減少了在音樂上的自我提升機會,換來的可能只是在飲食上更深入的認識,和更發胖的身軀!權衡相較之下,仍是只寫樂評好了!
 
 
作者: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本地資深音樂評論人,1982年開始至今,一直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於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著有《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等書。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