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編劇的文字迷宮:時來風送.順水推舟
文︰斐翠 | 上載日期︰2016年3月18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攝影:Wing Hei
節目︰順風.送水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4/1/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完場了。掌聲雷動之下,《順風.送水》的四位演員興奮地手牽手謝幕。緊接著的,是本劇導演陳永泉、編劇陳小東,以及香港話劇團駐團導演馮蔚衡逐一上台向觀眾致意。觀眾再次報以熱烈掌聲,令冰冷的黑盒劇場洋溢一片溫馨,這份溫馨更與表演進行期間,觀眾席不時發出的笑聲分庭抗禮。

 

《順風.送水》是以「存在主義」為基調的劇本,它的靈感源自陳小東的親身經歷:某一天,陳小東與兩位送貨員一同被困於升降機內,只見兩人粗口橫飛,互相指罵,彷彿對陳小東的存在視若無睹,從而激發他對「存在」的反思,構思出《順風.送水》一劇。「順風佬」曾在《順風.送水》提及:工作著重的就是「好唔好搵」。舞台不是夢想的搖籃,而是一份工作,但怎樣才令舞台劇變得「好搵」?陳小東以行動來解答這個疑問:熟悉的存在。

 

雖然「順風佬」和「送水佬」對陳小東視而不見,但他卻是舞台上一個熟悉的存在。陳小東是《順風.送水》的編劇,也是第六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垃圾》的編劇,是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與香港電台第二台合辦的舞台劇《流星飛過後許願前的一秒》的編劇,是爆笑輕喜劇《祠堂告急》的編劇,是黑色幽默喜劇《廢柴家族》的編劇……還有更多,不能盡錄。「熟悉的存在」對於劇場工作者而言是個重要的關鍵詞。舞台是個充滿計算的殺戮戰場,由尋找演員、綵排、舞台設計、燈光、化妝、髮型設計、服飾、道具、空調、場地租用、海報及其他各類型的宣傳品和宣傳渠道,甚至貼「順風佬」手臂上的龍形紋身貼紙等,在在需財。能夠掌握票房,令觀眾熱切追捧,場場爆滿,正是觀眾認同陳小東是個「熟悉的存在」的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明,更令陳小東彰顯舞台王者風範。

 

我只能說陳小東是個天才,他對世界有一種天生的、成熟的奇特觸覺,令他深受當代劇場泰斗潘惠森先生的賞識,四度獲邀參與「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計劃,其中《順風、送水》(當時劇名是用頓號,不是圓點)更於2014年12月6日舉行的「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IX 2014」嶄露頭角。2015年5月16日,在大會堂高座演奏廳舉行的《順風.送水》讀戲劇場坐無虛席。及至2015年7至8月,《順風.送水》在澳門戲劇農莊黑盒劇場公演五場小試牛刀,深受各界好評。2016年一至二月,《順風.送水》由2015年年初原定在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演出九場,增至年底公布的14場之多,總場數不但與「新戲匠」系列得獎作品《轟隆》打成平手,更挾著「加開五場」兼「以兩組演員演出」的雷霆萬鈞之勢,創下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自2013年推出以來無人能及的輝煌紀錄,可以說陳小東已經站穩了香港最優秀年輕劇作家的陣腳。

 

我嘗試去找個比較貼切的說法,來形容陳小東的《順風.送水》給我的感覺。《順風.送水》,於陳小東,就是把存在的真空填塞,抓緊那稍縱即逝的真實感覺。陳小東的劇作並不容易消化,他令觀眾感到強烈的震撼,甚至不能言語,而在領受作品的震盪和洗滌的同時,觀眾亦可達至思想的啟悟,讓他在香港劇作家之中獨樹一幟。在他的劇作裡,隱隱然存在一種原初的失落。那末日似的荒蕪,彷彿停頓的時間,常常讓人有劫後餘生之感。就像《順風.送水》中的速遞員和蒸餾水送貨員被困在升降機之中,他們是那麼的脆弱無力,同樣面對那不能名狀的巨大的神秘的力量,以至不得不屈服和順從。二人甚至開始懷疑某種原初的真實已經消失,而他們所付出和獲取的只是沒有內容的空洞事物,一切努力只屬徒勞的填塞,意義已經失落,剩下來的只是給掏空的軀殼。

 

陳小東的遣詞造句是那麼的平白實在,語意卻又是那麼的曲折幽微,往往令人驚奇。在他的筆下,《順風.送水》的世界洋溢1+1的荒涼、1+1的疏落、1+1的詭異,而這個乘搭升降機的動作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事。他的「冷」並不無情,相反,很多地方讓觀眾一邊看一邊忍不住笑出來,例如速遞員被誤認水貨客的那一段,這笑不是隔著距離地對世情的嘲諷,而是掩飾自身存在的不安的笑,然後大笑之後,卻帶來深深的沉鬱。陳小東的劇作在社會性和時代性的表象下,深入到最原始的核心,觸動生存本質對真空的恐懼。這樣的筆鋒,在當代劇作中難得一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斐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