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丰在英國成名,源於獲英國廣播公司(BBC)委約創作,是BBC最年輕的委約作曲家。近年回流香港樂壇,旋即獲香港管弦樂團委約為駐團作曲家。是次在「世界文化藝術節2015」獲邀合作,與同樣留美達十年、擅長爵士樂演奏的張駿豪,創作出《禾.日.水.巷》。
心水清的話,會發現《禾.日.水.巷》其實分拆自香港二字。二人將一天分成十二時段,以「道地的文化內涵」、「美麗的城市風貌」、「煩囂中的心靈空間」及「急促的生活節奏」為主題,創作出十二章節,配合畫面投影。
二人在演前講座提到,演出以古典與爵士互動為賣點不太準確,認為「約束與拘謹」的創作更為確實。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主要構造每首樂曲的框架,將部分留白予以即興演奏。有趣的是,古典樂章可以透過反覆練習和綵排力求完美,但放諸即興上,「太好」的綵排卻會為正式演出設限,令樂手意圖重現綵排時的即興而造成包袱。惜時間所限,二人未有深入談及。
兩位作曲家叫座力驚人,演出當晚座無虛席。樂器設置包括常見的弦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另加色士風、鋼琴、電子結他及鼓,連同擔當指揮的林丰,合共約二十人。兩位作曲家事前已分好每人譜寫六首作品,在演出時亦能大致感受到兩種迴異的風格。事後林丰公開各樂章的創作者,一如所料,林的作品有其創作特徵,包括使用7/8拍、長音,留予鋼琴或電子結他的即興僅為短句,整體旋律及伴奏結構清晰,call and response 突出。至於張氏的創作,側重即興,預留機會分別讓鋼琴、結他及鼓手獨享一大段即興演出,但細節上不算雕琢,結構稍為鬆散。
作為藝術節全新創作項目,二人期望藉著音樂配合航拍及定點拍攝片段,加上後期縮時及其他後期製作,表現香港常態,創作出屬於香港人的音樂。當中以14:00的樂章讓人留下最深印象,而林丰亦坦言自己最喜歡這段。音樂以 C 小調弦樂開始,配合舊時 H 型公營房屋的走廊近鏡。隨音樂發展,敲擊及鋼琴逐步加入,畫面亦逐漸拉遠,見到海傍、舊式商場、平台遊樂場等。除了實景外,片段亦包括將天橋折成萬花筒、不斷重疊港鐵站中的人潮等。配合音樂,的確成功營造「老香港」意識,千禧年後的新常態,種種社會爭議,基本上全部略去。樂曲帶出緬懷昔日美好時光的信息,亦得靠色士風出色演繹。林丰和色士風手孫穎麟多次合作,是次亦善用樂器細膩的音色,營造感覺,是演出的一大亮點。
二人冀以此展現香城魅力,確實勾起老香港回憶,惜古典與爵士互動未算多,期待下一次兩者會有更好融合。
評語:
(胡銘堯)仔細而有心思的分析,並且很用心地記下了演出的細節。作者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文字中表現了音樂的張力,是一段非常優秀的描述。未為給予滿分,是我一個見之遺憾的空塊:那麼甚麼是「古典與爵士互動」?要怎樣的演出才是互動較多呢?這未必是作者沒有深思,我更想之為文章篇幅未能盛載或甚是無關此文宏旨,但我相信這正是這製作有趣的地方:跨什麼界?怎樣互動?如果能讀到作者的一點見解,也就更為圓滿。
(游慧姿)文章水平不錯。若能對樂師當晚的表現及觀眾反應作更詳細評述,會令內容更豐富。
(聞一浩)作者交代了不少背景資料,如引述了演前講座創作人的說話,的確有助讀者了解演出的背景,但對於演出本身的評論則較為簡單,其實應將講座所得與演出當晚看見的相互印證,整篇文章讀起來理據能更完備。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