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號 你有制度我有態度:藝術家的香港生存之道    文章類別
【活動探報】
Dramaturge不是一個位置,是一種思考角度——2015年10月Dramaturgy工作坊筆記
文:梁妍

今年10月底的時候參加了由德國Dramaturge[1] Christoph Lepschy主持的Dramaturgy實踐工作坊。這個工作坊邀請五位港澳的年輕劇團/自由身導演參加,他們提交一份作品的創作概念綱要,再物色一位希望可以在工作坊中扮演Dramaturge角色的人選,二人一組,在這個為期一周的工作坊裡一同去討論和發展這個創作[2]。筆者將參與工作坊的感想體悟摘錄一二,既權作記錄,亦冀藉此提出少數關於香港劇場與Dramaturgy關係的問題,以拋磚引玉。

 

甚麼不是Dramaturge

Dramaturge在中文裡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翻譯。如果翻譯成「劇場助理」便低了,Dramaturge並不是助理,而是和導演平行的一個角色,或者有時可以將導演、編劇和Dramaturge作為一個三角並列,相互配合。如果將Dramaturge理解成「劇場指導/戲劇顧問」又過高,Dramaturge固然應對於劇場的各個環節都有通透的了解,但並又不是高於那個專業位置,或者有權威站在一個顧問的位置去指點。Christoph亦強調Dramaturge的出現並不是要削弱導演的重要性,Dramaturge並不是認為有甚麼是導演缺失的而他必須來彌補或更正的。現在相對接受度高的翻譯是「劇場構作」。確實,「構作」二字比「助理」或「顧問」更能指出Dramaturgy之核心內核。所以,問題就在於,到底甚麼是Dramaturge?

 

甚麼是Dramaturge

Dramaturge並不是僅僅指的一個職業位置,更多應該是一種思考角度(Dramaturgical thinking)。換言之,Dramaturgy其實指的是一種觀念,一種眼光。

 

Christoph說Dramaturge考慮兩個要素:context和structure。首先是structure。他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中國菜本身就可以是dramaturgy。例如法國菜,本身有非常嚴謹的上菜工序,然而中國菜並不是如此。中國人的餐桌是將所有菜都擺到上面,每個食客自由搭配,自己選擇自己吃進口裡的是甚麼,要甚麼不要甚麼,以怎樣的次序吃等等。這涉及到的便是structure——一個作品的structure如何構思,如何呈現,有甚麼需要在劇場內出現,有甚麼要拿走,整個作品由開始到結束是一個怎樣的線索等等——這些也是Dramaturgy需要用力的地方。

 

其次說說context。Context一詞的意思很多時候十分含糊。我認為Christoph在工作坊裡面討論過的context至少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概念上的層次。概念層次的context指的是「小語境」,這個說的是創作概念乃至圍繞核心創作概念的整個圖景。Context好比概念的住所,是概念被建立、組織、完善的一個場所。這個層次上的context是需要提煉、篩選和搭建的。第二個是現實上的層次,或稱之為「現實的語境」。不知道是不是與德國風格的現實關懷取向有關,Christoph總是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你的這個作品,為何在此時此地有意義?」這處說的現實的語境正是將作品與現實連接起來的橋樑。這個現實層次的context,是需要察覺、捕捉和勾連的。Christoph很明確地指出,不考慮context的劇場作品,那就是缺乏dramaturgical thinking的作品。

 

 

Dramaturgy是一種連結的工作

因而,結合context和structure,Dramaturgy基本上都是在做連結的工作——既連結劇本與劇場作品,亦連結劇場作品與現實。

 

Christoph在工作坊第一日就直言:「一切都可以是Dramaturgy,人人都可以是Dramaturge。Dramaturgy將一切連上一切。」這個表達固然詩意,但也準確地指出了Dramaturgy的一個核心:關聯。Dramaturge在從構思到排演裡面做的也都是這個工作——關聯、扣連、連結:將創作意念與作品連結,將劇本/文本/素材與作品連結,將抽象概念與具體作品之編排連結,將這些相關的要素通過持續不斷的勾連,如同搭建起越來越多的神經連接,把整個圖景連結而且打通。在組別單獨的咨詢環節中,Christoph常常提問:「這個概念/想法怎樣在你最後的作品中體現出來呢?」總括而言,Dramaturge所做的連結的工作是既清晰知道具象怎樣上升到抽象,以觸碰更大的問題引起更大的共鳴,亦是時刻指向一種具體(concreteness),化虛為實。

 

連結通過(持續不斷的)溝通實現

對的,Dramaturge的最主要工作便是溝通。Dramaturge在作品由意念到排練的過程中便是去問導演問題,去不斷地問導演問題。Dramaturge都是敏感的提問者與契合的對話者,在應該追問的地方追問,在可以先放下的地方放下,清楚哪些問題在哪個階段要處理。但問問題的重要性在哪裡?要在作品創作中引入導演之外的另一個眼光、另一個視角。Dramaturge在某個意義上可以說是作品的第一個劇評人,將評論的工作前置到創作之中,而不是創作完成之後。因而,Dramaturge提倡的創作方式是一個作品的產生不再是單打獨鬥,不再是由導演一人做所有的創作決定,而是轉向了通過共同溝通完成的一個創作過程,在前期的構思階段,通過溝通,推進、辨明、豐富概念。

 

Dramaturge與香港劇場

Dramaturge對於香港劇場而言,是一個相對新的概念。但德國概念之下的Dramaturgy在香港是否可能?(例如,德國劇場常規的conceptual rehearsal是否可以移植到香港?)Dramaturge最合適的位置是自由職業?附於劇團?還是附於劇場?即使可能的話,香港劇場有多需要Dramaturge?Dramaturgy是不是適合每一種風格的導演?每一種工作方式的劇團?譬如說,香港專注傳統劇場作品的劇團是否需要Dramaturge?以上種種問題,待答。

 

作者簡介:愛書,愛智慧和藝術,更生命本身

 

照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1] 筆者認為Dramaturge/ Dramatugy一詞在中文裡面暫沒有最合適的翻譯,故此文中保留其英文。而另外有些其他詞語用英文表達,也是考慮到因為Christoph在整個工作坊中所用的語言是英文,保留英文應該在最大程度上能保留其原意。

[2] Christoph直言這次工作坊處理的主要是Dramaturge的概念發展部分(conceptual development),另一個主要部分是rehearsal,則無法在這次工作坊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