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得你死》:人鬼各自各的修行課題
文︰格子 | 上載日期︰2015年12月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Sam Chan
節目︰唔得你死 »
主辦︰小劇場工作室
演出單位︰重點製作 »
地點︰富德樓小劇場
日期︰24/7/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節︰第一屆小劇場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重點製作」《唔得你死》是「第一屆小劇場節」的六個劇目之一,一個以「鬼」招徠觀眾入場的故事。有趣的是,中文劇名跟英文劇名是兩種導向︰中文「唔得你死」是「今次真係大鑊死得」,而英文Don’t let me die則是「唔好俾我死」。表面看,《唔得你死》是個關於女鬼在荒廢廠廈的黑色故事,但當劇情不斷推進時觀眾不難發現,編導易銀玲是企圖借女鬼為幌子,實則是道出香港人為樓奴的社會現實悲歌。

 

主角們以兩男兩女(三人一鬼),老中青三個不同年齡階層組成。故事由一個想撞鬼的少女慧為尋找男友開始,偶爾在荒廢的廠廈認識了大廈看更榮。榮則與匿藏在單位多年的女鬼美娜合謀,希望自編自導鬧鬼事件令廠廈無法成功出售,好讓他有機會接內地妻兒在此長住而不用捱劏房之苦。而女鬼肯幫忙榮的原因,是要替她找個肉身替死鬼。然而榮良心發現不想綁架慧的糾纏期間,女鬼生前的男友生誤打誤撞捲入此事,從而娓娓道出女鬼的身世與糾結。一輪人鬼之間的對質後道出各人面對的煩惱︰生計、愛情、家庭。大家由開始懼怕女鬼到對她寄予無限同情,最終讓女鬼釋懷而自行離開。弔詭的是女鬼心結解了魂散了,三人的消極狀態看似稍微得到緩和,氛圍也沒像原先暗淡無望,不過回到現實他們的生活仍是一籌莫展。

 

我一直納悶,編劇何以要把女鬼的死亡時間設置在2003年,讓她當十多年的遊魂野鬼至今?如果女鬼只是個幌子,那麼,她死在何時也不會構成任何問題。抑或,我們可否猜想死於在2003年的設定是指香港經歷沙士的時代,令樓市暴跌導致市民變成「大閘蟹」的暗喻?但事後回想又沒有這麼深層次的延伸隱喻,就算是有,那麼觀眾又領略和意會到多少?還是我想多了,編劇並無此意圖,只是純粹說女鬼為情自殺而已。有感的是演後談,有觀眾表示「做鬼好過做人」,因為做人有很多負擔反而兩腳一伸就可以斷尾(斷供)?真的嗎?我卻不太認同。如果我們相信有人鬼神三界,那麼以人鬼作對照是各有各煩,如果各界自身有課題尚未解決,那麼誰也不會比誰逍遙好過。

 

在生的人為生活為結婚為上樓而營營役役,被供樓壓迫到根本沒有生活情趣可言;死後的魂又執著於生前的喜怒憂懼愛憎欲,放不開的心結怨懟而遲遲不能去投胎開展新生活。劇中女鬼不斷複述因為自行了斷生命,而要無間重複上吊而死的狀態,觀眾對此頗有微言甚至認為是多餘的劇情。誠如我說,如果編導刻意以人鬼各有煩惱作對照,在世的人為供樓無間斷工作為樓奴房婢幾十年,那麼自行結束生命的人則要為陽壽未盡的命數而重複為止作懲罰,其實是個可以理解的對等和膠著狀態,十分耐人尋味。

 

其實「無間死去」這個橋段也曾在《深夜猛鬼食堂》(風車草劇團)出現過,不知自己已死去多年的爸爸在出差期間,不斷重複來回跟自己的兒子對話與沏茶,而此劇也是由舊區遷拆收購老飯店時撞鬼開始。75分鐘的《唔得你死》雖以鬼借喻道出港人為樓奴之苦,但比起《深夜猛鬼食堂》我又略嫌戲中各人的情未夠深刻細膩感人,跟對於嘲諷樓價飆升而令人陷入住屋絕境之意,卻又未如《我的五十呎豪華生活》(影話戲)這麼辛辣心酸到肉。抑或這是演出時間長短而影響演出,以至未能有更好的發揮機會所致?劇本中有不少沙石情節和蝦碌對白,例如女鬼美娜終在少女慧面前現身,她會回說「我係邊個?我咪鬼囉!」,觀眾此時都一同發笑。

 

我也好奇甚麼樣的觀眾會對首屆小劇場節有興趣?而對比政府的正規場地,置於唐樓內的效果又如何?當晚目測觀眾約二十餘人,男女老中青各佔三分一。小劇場大約是個500平方呎的地方,導演可自由設計和安排觀眾席。主要演區在中心而觀眾席被分散至整個單位的四周,劇團亦早已在場刊事先張揚觀眾席會被置入演區,演出時演員與觀眾的距離相當親密接近。看到有三位少女觀眾在近黑布簾(後台)位置座下,女鬼演員就從她們背後飄過而不少觀眾在演出後均表示有點心寒。事實上,劇場的牆身亦因太薄而不時聽到雜音,如大廈升降機、街上行車聲、輔助盲人的斑馬線導向聲等等,這些現實環境跟虛擬的劇場環境互相契合。而最讓我注意的是牆上的貼紙佈置,細心一看原來這是女鬼美娜等待男友計算的4524日畫符。

 

我也不是首次到灣仔富德樓看劇場演出,兩年前也曾到過專賣二手書的實現會社欣賞過《演書會3.0》(識‧劇域)的演出。回想那次的觀賞體驗也不錯,事關演出的內容是跟書本和閱讀有關,演員和書籍不斷的在進行對談和唱嬉戲嘲弄怒吼,途中也邀請觀眾參與表演。書店的環境與書的題材結合是很想當然,但我也認為,其實任何題材的劇目也可以嘗試在這些場地進行演出。無錯,或許如唐樓的小型劇場是個限制,但也可以是因為這個特定的限制,創作團隊可挑戰和嘗試更多不同的實驗性作品。同時,也讓人反思不一定設備齊全的環境才行,其實任何地方也可以進行演出。小型劇場小規模也不一定等於質素會遜於大藝團於正規場演出,我個人比較在意是香港每天每月每年都有過多的演出,對於有限的時間與金錢條件規範下,觀眾們如何有效地篩選減少中伏的機會?對於觀眾來說,小劇場的演出又能否吸引和拓闊更多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入場呢?


(原載於2015年12月《Clip》)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格子,八零年代出生,香港新界人,愛吃愛煮愛寫愛看電影,最愛的詩人是西西,最怕沒有幽默感和方向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