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跨越地域文化的深度省思──談歐丁劇團(Odin Teatret)
文︰潘詩韻 | 上載日期︰2015年10月2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2015年10月

 

今年八月到九月,一連參加了歐丁劇團(Odin Teatret)的歐丁周戲劇節(Odin Week Festival),以及在波蘭弗羅茨瓦夫(Wroclaw)舉行的「集思廣益──見證歐丁劇團演出的階段性創作」(The Collective Mind – Witnessing a phase in the composition of an Odin Teatret performance),深刻體會歐丁劇團的創作方法、戲劇研究及實踐。

 

歐丁周戲劇節

 

每年八月,歐丁劇團都會在其位於丹麥赫斯特堡(Holstebro)的北歐戲劇實驗室(Nordisk Teaterlaboratorium),舉行為期十天的歐丁周戲劇節,吸引世界各地的劇場工作者來朝聖。歐丁周戲劇節包含工作坊、講座及演出,是全面認識歐丁劇團歴史及創作方法的最佳入門途徑。十天的訓練日程排得滿滿的,每天的項目包括:清晨跑步唱歌,上下午兩節工作坊,傍晚由尤金尼奧.巴爾巴(Eugenio Barba)主持講座,晚上看歐丁劇團的演出,當中自然包含一日三餐與其他參加者共膳交流、以及打掃清潔的時間。

 

工作坊由劇團不同部門的成員負責,主要包含由歐丁演員及樂師帶領的表演工作坊,還有舞台技術、行政、資料檔案館等成員仔細講解各個部門的工作,有問必答。劇團的資料檔案館及錄像放映室亦開放讓參加者自由使用,一幀幀演出舊照記錄著他們的歴史,而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演出、大師班及演講的錄像也透露著他們歴年對表演藝術的鑽研,珍貴的錄像包括歐丁演員數十年前接受印尼峇里舞訓練,以及跟巴爾巴淵源甚深的格洛托夫斯基(Grotowski)的演講等。在為期十天的工作坊裏,我們得以窺見歐丁劇團經過長年鑽研及經驗累積的成果,學習每一位團員如何將劇場人類學(Theatre Anthropology)的理論研究,實踐到他們的日常創作當中。

 

劇場人類學與演員訓練

 

巴爾巴深受亞洲地區的表演藝術文化影響,他說即使看不懂,那些演出卻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叫他著迷,是演員在台上的存在感(presence),還有預備表演的前置表達(pre-expressivity)。他將觀察所得,寫成重要的理論著作《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祕藝》(A 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The Secret Art of the Performer),成為許多尋求突破表演技藝的劇場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對巴爾巴而言,「如果能了解決定肢體景觀(scenic bios)的原則,就可以學到如何學習,而不只是學到技巧……我們要了解的不是技巧本身,而是技巧的祕密。我們必須了解這些祕密,才能超越技巧。」(《劇場人類學辭典》前言)。

 

巴爾巴在歐丁劇團成立初期,邀請演員教授自己擅長的表演技巧,於是每個演員都是學生,也都是老師;他也會跟演員進行表演、雜技、聲音、形體等訓練,並邀請各地的藝術家跟演員進行大師班。另外,他也透過「以物易物」(barter)的獨特劇場形式,到世界各地跟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換表演,當中包括人跡罕至的秘魯村落,以及鮮有劇場演出的意大利南部小鎮;一首詩、一曲民謠,就成為他們彼此觀摩學習的基礎。於是,歐丁劇團逐漸吸收了大量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方法,再經過不斷鑽研、內化、提昇,逐漸建立起他們獨特的劇場美學風格。經過多年集體訓練後,歐丁的演員們開始自發學習,並按自己的需要及特點,鍛鍊不同的表演方法,巴爾巴也鮮再跟演員進行訓練。於是,五十年下來,每一位演員以及樂師都各自發展了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表演及創作方法。

 

觀乎歐丁劇團的演出,不難發現當中摻合了世界各地不同表演藝術的形式與技藝,充滿異域色彩,但你不會隨便斷言某個作品用了峇里或印度舞,另一個作品用了中國戲曲的程式,因為演員已將不同文化藝術內化提昇,每一個眼神動作都包含不同的訓練原則,透過演員自身的鑽研探索,轉化成為他們獨特的表演美學;同樣地,樂師也不斷研究從世界各地搜集得來的音樂及樂器,按演出需要改良創作,在工作坊裏,他們便示範了一首耳熟能詳的電影音樂如何演變成配合演出氛圍的全新樂曲。

 

由於每一位演員都按著自己的需要及特點鑽研提煉,於是,每一位的演出都充滿個性,你無法亦毋須比較誰的技巧更利害,或誰的表演更優秀,他們就只是按著自身的獨特性,去建立其表演方法及創作。經過好一段日子(可以是一年或數年不等)的獨自鑽研創作後,他們會將其幾經艱辛創作的成果,呈現給他們的導演尤金尼奧.巴爾巴看,然後按他的意見再創作修改。

 

所以,在台上我們看到的,是每一個獨立的演員五十年鑽研的功夫及根底,是每一個性格演員對自身年齡及身體限制的挑戰及對創作的投入,也是每一個各具特色的個體透過導演融會貫通而成一整體。作為導演,巴爾巴特別強調觀眾的視點,他呈現的不是一個視點,不是他個人的視點,而是一個完全的整體,容讓觀眾從不同角度選擇跟其相關的視點及焦點──你的視點及焦點可能落在那個守門的侍衞,他的視點及焦點卻可能落在想進門的人。在巴爾巴獨特的劇場蒙太奇下,每一個觀眾都可自由選擇他們如何看,以至如何解讀、詮釋與接收;而每一個觀眾都有可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這種蒙太奇創作,絕非雜亂無章或胡亂堆砌,尤金尼奧.巴爾巴有其獨特的劇場美學,在排練期間,他經常用「乏味」(It’s not interesting)或「行不通」(It doesn’t function)去形容一些需要修改的場景、調度,甚至服裝及音樂。他關心的是關係,是劇場內演員跟演員之間、演員跟觀眾之間,還有空間、時間、光線之間的關係;他要不斷給觀眾驚喜,無論是故事、情節、演員的肢體動作、音樂與場景的互動等,他不想觀眾預估演員的下一個行動,或將會發生甚麼,他要將每一個行動和情節精練濃縮,以最活潑明快的節奏呈現。

 

在一小時多的演出內,所有行動都那麼濃縮細緻,觀眾都不期然目不轉睛,甚至一眼關七,以期跟演出想像扣連,因為稍不留神,你便會錯過了。而演出過後,觀眾也多沉浸在連串影像、象徵、符號、行動、語言的激盪之中,難以即時抽離;你必須經過沉澱,以及反覆內省,才能逐漸釐清演出跟你自身的獨特關係。所以,看歐丁劇團的作品,絕對不僅僅是一次劇場經驗,而是一次跨越地域文化、對生活日常的深度省思,以演員的表演作為媒介──當你踏進歐丁劇團演出場地的那一刻,你便無法避免要認真省思你的生命,你對劇場演出的前詮釋(pre-interpretation)跟演員的前置表達及存在感自然不期而遇。

 

這一切,都在「集思廣益──見證歐丁劇團演出的階段性創作」中得到印證。

 

(二之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Hong Kong Dramatists藝術總監,文字及劇場實踐者,專注劇本精煉、以及本於文字的跨領域及跨文化創作。現於倫敦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修讀編劇藝術碩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