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眼中的中秋節
文︰李梓成 | 上載日期︰2015年9月2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月亮裡的影子 »
主辦︰飛躍演奏香港
地點︰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Hall, 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
日期︰9/20/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中西薈萃是香港這個城市的一大特色,從香港人節日的慶祝,可見文化是沒有國家界限。例如,本地居民會在萬聖節及聖誕節時上街狂歡,從來港定居的外籍朋友亦會於中秋佳節一邊品嚐月餅一邊賞月。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良好的風氣,實有賴香港很多組織不遺餘力地促進中西文化的積極交流。例如飛躍演奏香港與亞洲協會香港分會在9月20日合辦的《The Shadow in the Moon》音樂會,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這個以外籍觀眾為主的音樂會已經是第二年舉辦,中英對照的旁白以顯淺易懂的文字介紹,配以音樂主題緊扣中秋節的小合奏,令大家都可以大致明白中秋節的由來,例如為何中國人要吃月餅及賞月等等。音樂奏起的時間每次都很短,不超過兩分鐘,之後就由旁白說一段故事。由后羿射日至嫦娥奔月,合奏及旁白輪流登場。這個安排是不錯的,因為這場音樂會屬於《親子系列》,不少觀眾都帶同子女出席,這個安排令音樂會頓時生色不少,不致沉悶。

 

雖然是《親子系列》的音樂會,但登場的中西合璧小合奏樂隊一點也不馬虎:曾在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勇奪第六、現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的鋼琴家李嘉齡及二胡演奏家霍世潔;敲擊好手龍一脈;更有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大提琴鮑力卓、首席中提琴凌顯祐,以及單簧管演奏家區淑儀;中國首位竹笛藝術博士楊偉傑及古箏演奏家鄔立珊亦同台獻技。這八位演奏家組成的陣容極為鼎盛。

 

當晚並沒有印製樂曲介紹,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雖然樂曲全都是小品,但都有鮮明的主題。如描述后羿射日時活潑的小快板,就像頑皮的十個小太陽在搗蛋;當劇情發展到偷靈藥的時候,鋼琴模仿腳步聲,彈出小心翼翼的斷奏,加上敲擊詼諧的拍子,令觀眾會心微笑。難得的是,作曲家Alexis Alrich採用了不少五聲音階的旋律線條,例如在射下九個太陽之後,鄉親父老恭迎后羿,笛子及二胡喜氣洋洋的旋律十分親切,充滿東方的味道。作曲家創作時對資料蒐集及採風的一絲不苟,從中可知一二。

 

音樂的是抽象的。好的曲子固然重要,惟假如要打動人心,還需要靠演奏者的功力。不知不覺間故事發展到嫦娥升天後,后羿遍尋妻子不獲,古箏通過來回的撥弦抒發了其心中悲苦之情,奏起主題;大提琴及二胡緊接重複旋律,彷彿反覆問天。之後高音部份響起,跟大提琴的低沉有著強烈的對比,兩者造就了一個天上人間的效果,氣氛營造得很好。

 

外國人的戀愛始終不像中國人般含蓄,他們強調應該祝福、讚美后羿與嫦娥的故事,因此當晚最後響起了歡快的音樂,八位演奏家走下台表演,並邀請小孩子跟他們繞場一周,拍手唱歌。不得不佩服外國人的態度,將生離死別如作海闊天空。總而言之,這不失為一愉快的周末音樂會。

 

然而,音樂會對中秋節由來的介紹卻不免令人費解。根據場刊,旁白的講稿是按一本英文故事書撰寫。那書當日放在場外售賣。估計是為了把歌頌的效果發揮至最大,嫦娥偷靈藥的部份被刪去,變成為阻止小偷而吞下仙丹。但這明顯與中國傳統神話大相逕庭,身為中國人,實無法苟同。李商隱《嫦娥》詩中有云:「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這個故事,亦包含了對人性貪婪的批判,希望子孫不要重複犯這個錯誤。雖然主辦單位表示希望有一個最簡單的版本,但其實即使對象是小朋友、非華裔人士,這個人性道理也不難理解,甚至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實在不應因為情節需要而把故事改動。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現就讀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音樂。早年曾奪得多個演奏奬項,多次接受香港電台專訪。近年亦涉足寫作,文章散見於《明報》、《明報月刊》、《art plus》、《星島日報》、《亞洲週刊》、《am730》等出版媒體,以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