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城,乍看以為是某大型商場名字,對於這座充斥著新時代、新世紀(噢不好意思,這些名字也被淘汰了,現在的名字是YOHO、MOKO)的都城而言,不難發現此劇名本身已暗含對我城的指涉和調侃。原作為瑞士著名劇作家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 1921-1990)寫於1953年的劇作《天使來到巴比倫》(Ein Engel kommt nach Babylon),故事以古巴比倫城為背景,一幕幕瘋狂爆笑的黑色寓言喜劇戲碼由是上演,在狂歡的戲劇儀式中,整個戲劇文本所叩問的卻是相當嚴肅的政治和人生問題。1980年,迪倫馬特把原作重新修訂,可見劇作家人到晚年仍對此劇深表鍾愛。本地著名劇作家潘惠森把這齣不甚為港人熟悉的劇作改編搬上舞台,從場刊中「戲劇巨人」等褒揚已見潘惠森對迪倫馬特的偏愛;更有意思的是,儘管潘惠森的改編基本上沿襲原作的情節,然而在一些本土化的修改中,對於我城的暗線回應還是令觀眾心有戚戚焉。
在潘惠森的改編下,儘管原作中指涉古巴比倫文化的痕跡仍然可見,最基本也最清晰不過的便是天使降臨的情節,不能繞過古巴比倫的宗教神蹟的背景,而空中花園、巴別塔等歷史典故則更不在話下;然而在此以外,原作中有關古巴比倫的人物和場景全被本土化,從中可見潘惠森的匠心。角色名稱被翻譯成與廣東話用語相近,劇中提及的地點亦被置換成香港地名,一方面固然為了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一方面卻是對當下香港政治生態玩笑式的調侃,新.都城的廢君和新君從原作中的尼姆和內布卡德內察爾變為尼盧姆和內部瓜得,幼發拉底河變為楊枝甘露河,內部瓜得自稱是來自金鐘的頭號乞兒,劇中又不時出現旺角、尖東、河上鄉,甚至北京、中南海等地名,細心於劇本對白的觀眾自然不難引發許多政治聯想。為了加強此劇的本土性和當下感,劇中還特意加插了不少自創歌曲,反覆申述全劇的核心主題之餘也不忘現實影射,啜核的歌詞固然令觀眾捧腹大笑,全體演員甫開場時以垃圾桶、垃圾桶蓋、大蒸餾水樽、鮑魚刷、鐵板等演出的多聲道大合奏更是令人印象難忘,或可視為寓意貧民群眾亦可奏出美妙音韻。縱使時隔千年,古巴比倫和我城大概也有不少相通:一個經濟極度發達的都城,富裕到非但容不下乞丐,也容不下詩人。而所謂的天使降臨,對一個都城而言究竟是拯救,還是到最後會演變成如劇中不可收拾的混亂局面?放諸現今香港,或者這些都是此劇希望反思的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齣由團劇團和藝君子劇團聯袂演出的《天使撻落新.都城》,幕後班底固然強勁,由享負盛名的陳淑儀導演、潘惠森改編,而幕前陣容儘管是一群不算熟悉的新面孔,演出水準之高卻教觀眾充滿驚喜。在此劇中,劇情與現實的對應關係只是教筆者在觀賞期間或之後浮想聯翩的餘韻,然而單是此劇的舞台設計、演員化妝和服裝、現場音樂、演出編排等已足以令觀眾目不暇給,盡享視聽之娛。此劇票房慘淡,或與海報宣傳和演員知名度有關,然而當年迪倫馬特對此劇寄予厚望,觀眾同樣也是反應平平,可見票房這回事從來都是非戰之罪。就劇論劇,《天使撻落新.都城》無論是戲劇文本還是演出,皆是近年本土舞台劇的優秀之作。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