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得你死》:小劇場中的樓奴人生
文︰吳俊鞍 | 上載日期︰2015年9月7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Sam Chan
節目︰唔得你死 »
演出單位︰重點製作 »
地點︰富德樓小劇場
日期︰24/7/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節︰第一屆小劇場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下班後有點趕,步速愈來愈快。軒尼詩道同德大押的旁邊矗立著一幢不起眼的唐樓。電梯按八字,密封空間中眾人不發一言,卻有著相同的目的地。門一開,觀眾三三兩兩地就坐,圍住一個長方形的演區。席上燈光暗紅,使得如此氛圍宛若宗教女鬼式,詭祕而令人窒息。我已非第一次來富德樓,其中不同樓層的書店、展覽等各具特色。然而,八樓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只能容納三十人的表演場地,與在大劇院觀劇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此空間與劇場產生的火花令人期待。

 

由小劇場工作室主辦的第一屆小劇場節,所有劇目均在富德樓八樓上演。其中重點製作劇團的《唔得你死》為第一屆參演劇目,以人和鬼的故事描劃一幅本地樓奴的眾生相。徘徊工廈內的女鬼多年前在工廈殉情自殺,直至找到替身才能投胎。榮本是工廈內工廠職員,工廠北移後失業。為了內地家人能在港有安樂窩,榮一直在工廈當看更,想將工廈單位分成幾間劏房。各有所求之下,榮與女鬼合謀散播鬧鬼傳言,一方面吸引敢死隊前來冒險作女鬼替身,另一方面又逼使業主不能重建大廈。女學生慧就是這樣被引至工廈內,但原來最終目的亦與女鬼一樣,為情自殺。這本是女鬼尋得替身的好機會,豈料榮將慧救回,再加上忽爾殺出的女鬼生前男友,令整個劇目變成四人行的密室困獸鬥。

 

從劇本結構上看,編劇將女學生慧和女鬼的故事並置,以一個看更榮將兩者串連,以局部觀全體,希望帶出人鬼同途、眾人在樓奴社會中不斷輪迴的意念。雖然從場刊中的簡介已可略略得知編劇用意,但實際操作起來節奏仍不算順暢。《唔得你死》的創作意念(人鬼皆樓奴)本有潛力,但在此劇中卻被慧的「撞鬼」情節及女鬼與生前男友的鬧劇搶了重點。劇情多以對白交代,稍嫌累贅,以致每位角色有時偏向自說自話,情緒和氣場較少交集。本來以為演出重心會在慧和女鬼之間遊移,但觀劇後印象最深的並非女角們,反而是當中的看更。看更榮無疑是串連兩者的一大角色,由一開始與慧相遇至女鬼出現,榮不欲有人成為替身,但想到家人時又不能自已。在面對兩位女角時,榮需要在行為和心理上凸顯身處其中的掙扎,尤其他向眾人描述事成後將單位劏成不同間隔的渴望,更顯香港樓奴社會的扭曲。

 

有說小劇場比一般大劇院更有實驗空間,不只題材,其實連場地方面也可嘗試不同的互動。早前天邊外的《盧亭》就試過在劇中邀請觀眾吃魚,而今次《唔得你死》則利用富德樓地方小的特性,空出某些觀眾席作演區,觀眾與演員再無台上台下的隔膜,可見場地靈活之處;開首時甚至不採用平時觀劇時提醒觀眾的甜美女聲,改以看更榮低吟過場,眼神閃縮,使距離極近的觀眾甫開始便感受到一點鬼故事的氣氛。當然,本劇背景設定為工廈單位,相比文化中心或大會堂,富德樓這類舊式唐樓帶來的臨場感更強烈。或許這就是小劇場能夠做的變化,把大劇院不可能發生的互動呈現出來。

 

誠然,缺乏器材的富德樓小劇場沒有動人的舞台視覺效果,唯有在演區後加設大布幕,輔以紅紅綠綠燈光營造女鬼出場時的詭異氛圍。在視覺為先的世代,我們都習慣被眾多特效豢養,然而在如此粗糙但簡約的舞台效果之下,反而更能令觀眾專注於戲劇之內,即使偶爾為未盡完善的音樂與燈效噗哧一笑,亦會明白到失敗也是小劇場發展的其中一環。

 

獨立劇團不像大劇團般能獲得康文署表演場地資助,常因經費不足而只能在夾縫中生存,或租老舊唐樓單位排練、或與其他團體分租。宏觀來看,《唔得你死》的主題恰恰是現實環境的對照:富德樓小劇場也是為負擔不起工廈昂貴租金的獨立劇團而生的小型場地。如此說來,可能每一個於樓奴社會中苦苦掙扎的劇團,都有一隻厲鬼參與其中的輪迴。樓價畢竟是所有劇團的致命傷,還望富德樓小劇場能提供一點喘息時間,成為夾縫中的一片生長空間。


(原載於2015年9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現從事戲劇文學工作。文化和戲劇評論文章散見於《Sample樣本》、《三角志》、《立場新聞》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