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雜傳統與現代——從台灣文化看香港中樂團的台灣月節目
文︰周凡夫 | 上載日期︰2015年6月29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王馨平
節目︰蓬瀛狂想曲 »
主辦︰香港中樂團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這場由樂團總監閻惠昌指揮的「台灣月」音樂會,可說緊扣著台灣的文化,有如台灣的飲食般豐富多姿。

 

台灣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發展的特殊性,在文化上已因不斷的大量移民形成多樣化人種族群組成的社會,出現多面向的呈現;其後隨著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歐洲文化,和日治時代在教育及文化上的影響,混和著自明朝鄭和時期漢族帶來的中華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混雜性便更為奇特;二次大戰後,歐美現代文化影響更大,然因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覺醒,台灣文化便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和海盜文化,推展演變成既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傳統,與不斷變化的現代潮流,並由此出現難以分類的混雜文化。

 

王馨平王乙聿和李哲藝

 

具有港、台兩地背景的女歌手王馨平,在這場音樂會選唱的台語歌曲《望春風》、《舊情綿綿》,固然是台味十足,五、六十年代走紅的《綠島小夜曲》、1993年讓王馨平登上台灣金曲龍虎榜冠軍位置,打開台灣市場的《別問我是誰》,就更是中國傳統與西方流行文化相融而成的歌樂。

 

王乙聿的《蓬瀛狂想》標題中用上台灣古老的別名「蓬瀛」,那確是和「蓬瀛仙境」之意有關,創意無限的王乙聿,如何以他的狂想去運用台灣混雜了傳統和現代的文化特性,將被視為「寶島」,是玩樂人間的仙境的台灣呈現出來,自然讓人期待。

 

李哲藝的《風火電音三太子》,便是最能展現台灣這種呈現多面向,既傳統,又現代的混雜文化的一個典型作品。該曲由一位小提琴家(梁建楓)兼奏傳統與電子小提琴的形式,已刻意表達傳統和現代創新的創作意念;曲名雖用上西方的「協奏曲」,實際上卻是將全曲分成六個段落而非傳統的三個樂章,內容借用了台灣民間最受歡迎的其中一位神祗哪吒三太子作主題,這位神祗在台灣民俗廟會中往往會騎上機車(電單車)、戴上太陽眼鏡,還會大跳電音舞曲;曲中第一段「傳統廟會」便由小提琴和樂隊描畫出台灣廟會的熱鬧神秘意象,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背景,第二段「電音三太子」改用電子小提琴奏出截然不同的強大電子化音響形成強烈的對照;然後經過「回憶」、「衝擊」,和「省思」三個思考過程的段落,進到最後一段強力推進的「融合與共舞」,發揮激動人心的狂舞效果。全曲混和了台灣廟會節慶中常見的歌仔戲、南北管、布袋戲等各種傳統音樂元素,和電聲化的音響,這次更將原曲的管弦樂團改編為民族樂團,編曲手法上亦作出調整,獨奏家交替演奏西方古典小提琴及電子小提琴,並搭配上民族樂團演出,也就在濃厚混雜的台灣色彩,和現代創新之間營造出新的想像空間。

 

三種環保胡琴演奏《火祭》

 

如果說《風火電音三太子》混雜了台灣的原住民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外省族群文化、西方古典的和流行的文化,既有宗教的,亦有世俗的,是極為多面向的音樂,那麼,由樂團胡琴首席張重雪擔任獨奏和樂團演繹譚盾的胡琴協奏曲《火祭》,在文化上來說,相對便較為單一,那祇是將中國傳統的祭祀音樂的站奏(樂師置於觀眾席),和宮廷音樂的坐奏(樂師置於舞台)兩種形式結合,樂隊一分為二,如唐代樂伎分部制度中的坐部伎及立部伎,指揮便是主持儀式的祭師,這可說是源於中原大唐的音樂,正好對照出台灣傳統與現代混雜的獨特之處。

 

話說回來,《火祭》的三段音樂:(一)敘說、(二)單純、(三)鳥語。分別採用了中胡、二胡、和高胡,以三種環保胡琴的獨特魅力來誌念生活中永無休止的儺難,祭求來日的和平,其中部分音樂素材來自作曲家所寫的電影《南京:1937》的音樂。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於1996年香港藝術節首演,譚盾並將之紀獻給在「南京大屠殺」中被殺的三十多萬中華同胞,今年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在「台灣月」音樂會中再度演出,更別具意義!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本地資深音樂評論人,1982年開始至今,一直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於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著有《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