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聲樂組合《聲音劇場》在香港藝術節的邀請下,一連兩晚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音樂會。第一場名為《新與舊的家庭觀》,把巴洛克早期的音樂與現代音樂分別放在上下半場,從調性、和聲、歌詞、人聲編排、音樂的方向性及內容等各方面的誇張對比,把音樂會的主題清晰地呈現觀眾眼前。第二場則名為《帕特80 x 8》,慶祝該名愛沙尼亞作曲家八十歲生辰。本評論將專注於前者。
音樂會的命題可說是十分聰明。雖然將現代音樂與古典音樂放在一起的音樂會並不罕見,卻少有能把他們從根本性的內容連結起來——整場音樂會都是環繞著小童的犧牲(或被犧牲)。上半場卡利西密的《亞伯拉罕與以撒》及《耶弗大》均取自舊約聖經的故事,前者講述亞伯拉罕順服耶和華的旨意,將自己的兒子以撒獻為祭品(及後被天使阻止),後者則講述耶弗大因倉促的誓言而要獻上自己的獨生女菲莉雅。下半場大衛‧朗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受難曲》,更把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與巴哈的《馬太受難曲》結合,以小女孩受的苦代替耶穌的受難。把音樂會命名為《新與舊的家庭觀》,其實亦可視為《新與舊(約)的家庭觀》,從聖經中把故事節錄出來,然後將故事情節中的合理與不合理交由觀眾自己定奪。
在音樂上,上下半場對於歌者的要求各有不同。《亞怕拉罕與以撒》偏向於對答式的寫法,從說書人到神,以至亞伯拉罕及以撒,樂曲的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獨唱。由於缺乏合唱段落,對於《聲音劇場》來說可算是稍為吃虧,因為團隊內演唱水平並不一致。在《聲音劇場》內筆者最為欣賞男高音克里斯多夫‧華生(Christopher Watson)的聲音,不但嘹亮,而且不做作,能輕鬆地把歌聲在迴音不大的音樂廳有效地傳遞。男低音威廉‧剛特雖然「篇幅」不多,但他渾圓的低音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對起來,另一位男高音尤里安‧伯哲爾(Julian Podger)便略為失色。在較勁式的音樂中,他的聲音顯得薄弱及缺乏支持,有時候甚至要過度用力,去彌補音量上的不足。同樣問題在及後的《耶弗大》更明顯,領銜的他有時顯得力有不逮。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場地的關係,使歌者需要略為改變唱法。若然音樂會在中環的聖約翰座堂(St. John’s Cathedral)舉辦,筆者肯定效果會較香港大會堂為佳。
如果說《聲音劇場》想透過《亞怕拉罕與以撒》介紹男團員的聲線,《耶弗大》就把女團員的能力顯露無遺。與五男一女組合演唱的《亞》相比,《耶弗大》的男女比例為三對三。在樂曲中多次出現的女聲獨唱及齊唱中,飾演菲利亞的艾爾斯‧托普(Else Torp)有上佳的演出,但女中音西格妮‧阿斯穆森(Signe Asmussen)卻現疲態,甚至出現走音情況。由於她的音色較尖銳,只要稍一不慎便會把團隊的平衡破壞。可幸地,當進入後期的大合唱時,由藝術總監保羅‧希利亞(Paul Hillier)領導的六人小組在和聲上取得極好的平衡,與伴奏的管風琴巧妙地融合。
下半場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受難曲》在風格上與上半場有極大的分別。筆者所認識的大衛‧朗一向善於把簡約主義及流行元素混合,《賣》一曲亦貫徹這風格。和聲上,《賣》並不像歐洲式的現代音樂般,偏向於極度不協調的和弦,反而是透過延長的拉扯與放鬆,把故事的張力一一展開。由於風格上需要不斷的重覆,《賣》對歌者有著極高的要求,無論是體能上,抑或是唱歌技巧上。在全長大約四十分鐘的樂曲內,歌者不但需要維持音色的統一及重覆簡約但不乏味的樂句,亦要同時兼顧打擊樂的部分(這些簡單的打擊樂除了給樂曲增添多一層色彩外,亦給予歌者音準上的支持)。全曲有十五個段落,除了〈神啊,求祢大發慈悲〉有聲樂家最愛的旋律起伏外,在其餘十四段中,大衛‧朗把歌者寫得更像器樂一般——以層層堆疊的方式將眾人的聲音合而為一。筆者甚至幻想如果四個聲部改由弦樂四重奏演出,效果會否更為理想。當然,令歌者的聲音出現疲態也許令小女孩的死顯得更為可憐。
綜觀來說,縱然單打獨鬥時可能並非首屈一指,但以團隊來說《聲音劇場》可算是很好的組合,特別是當他們齊唱的時候,和聲的處理、聲韻母的調較及大小聲的平衡上都處理得非常好。《聲音劇場》絕對有能力成為世界頂級水平的聲樂組合,但前提是陣中幾位團員要在現實世界中,再一次「被犧牲」。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