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一個問題家庭的象徵意義
文︰羅斌惠 | 上載日期︰2015年2月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Cheung Chi Wai @ Hiro Graphics
節目︰轟隆 »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12/12/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轟隆、轟隆、轟隆。」這聲響不知道會勾起你腦海內的哪種記憶?是古舊電影裡的蒸汽火車聲?是重建舊區裡的地盤打樁聲?抑或是暴風雨裡的打雷聲?2014年末,香港話劇團在觀眾的腦海植入新的印象,因為《轟隆》正是他們的新戲匠系列其中一個作品。

 

《轟隆》的故事背景其實不算複雜,講的是發生在快要重建的舊區裡的一個問題家庭的故事,說起來也算是頗有本土味道。家庭裡住著四個人,由周志輝飾演的爸爸陳華,多年前來到這個地方,等待火車接自己到前線打仗,最後卻在此建立起家庭;由馮蔚衡飾演的媽媽何美好,年青時在酒樓負責沖茶,直至陳華出現,愛上他加入了這個家,更以一輩子沖茶給丈夫為人生目標;由袁富華飾演的兒子陳漢國,年青時得志,卻因金融風暴導致生意失敗,最後逼不得已當上了保安員;還有由莫蒨茹飾演的女兒陳綺華,曾經歷多段婚姻,年華老去。這家庭就由這四個看似很平凡的角色組成,再配上由梁浩邦飾演的吊扇男及張貝琳飾演的電視女作為敍事者。故事以在地產公司工作,正處理舊區重建項目,陳郁憲飾演的表弟拜訪作為開始,為這個不斷停留於緬懷舊日子的家庭帶來衝擊,引發一對子女及「吊扇」與「電視」希望轉變的故事。

 

將吊扇與電視人化變成角色,的確替劇本帶來新穎的元素。筆者嘗試理解為甚麼編劇會有這個決定,而非其他在故事出現過的電話及電腦,作出了以下猜想。吊扇與電視都是家裡最古老,而又不曾被更換的家電,算是一直陪伴著家中各人及見證著他們的經歷,然而家中各人之間的疏離與冷漠,使它們明明開動著,卻不被留意,正好增強了疏離感的營造。劇的開始,吊扇男坐在椅上,數算著吊扇轉動的次數,這就好比數著這個家的人不斷重覆、一成不變的「輪迴」,例如父親的等待、母親為丈夫沖茶、女兒對愛情不切實際等。同時間這兩件死物也能令筆者看到與某些角色的連繫,在故事裡父親直到得了老人痴呆症,仍等待著那台接他上戰場的火車,而吊扇男以為自己是一架戰機,要起飛,故事結尾真的飛起來,卻是意外壓死了母親,恍惚似是平行時空裡的對比;母親跟電視女所追求的也同出一轍,都是很微小的意願,母親年青時希望可以一輩子沖茶給丈夫而嫁給他,直到她意外身亡的一刻為止,她的願望算是達到了。另一方面,電視女只純粹希望這家裡能有人再一次看她,最後母親真的再一次看她播的粵語殘片,使她開心得像數世界紀錄般數著母親看的時間。

 

這故事同時滲出了一層又一層的社會性。在角色建構上,編劇已花了一定心思,父母這對夫婦正正反映了上世紀中期的一些傳統夫妻,丈夫可能為了做自己的「夢想」,而不去工作養家,於是作為小女人的妻子,既要處理照顧年幼子女的「天職」,亦要外出工作養活全家人。兒子則反映出很多受金融風暴影響的苦主,本來事業有成,有資產有物業,也有圓滿家庭,到最後卻變得一無所有,變得一厥不振,每天總是控訴著社會的不公義不平等。從女兒的角色可以透視出「剩女」的問題,由於現今社會男女失衡,加上近年男士們轉投內地娶妻,導致女性較難找到結婚對象。更深一層的社會性意味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鬥爭,最具有此感覺的部份莫過於兒子跟女兒之間打架,互相拋對方物件的那一段,擁有很多關於毛澤東書籍的哥哥陳漢國,明顯是一個共產主義的擁護者,而喜歡買名牌衣服的妹妹陳綺華,則顯露出資本主義中物質掛帥的特點,如果這個看法正確的話,筆者倒是有一個疑問,究竟編劇於劇的最後寫兄妹二人不再爭吵,反而互相倚偎著對方,是否代表著中國那種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共產主義?

 

跳出劇本的部份,《轟隆》一劇中的佈景也是別出心裁。佈景結構是由一條又一條建築用的工字鐵組成,正好呼應劇中描述父親陳華的一段台詞裡講到的「一點一滴建立起這個家」。另一方面,工字鐵從另一角度看也可以是火車路軌的形狀,也緊扣著劇中講述等待火車這件事。上述的佈景再配上電視裡反映出的電視燈光,確實營造出一股莫名的寂寞感。

 

縱觀全劇,火車就好像是每個人生命裡等待著、追求著的美好時光,過程中我們可能真的需要像電視女不斷重複說著那般,「吸收、進化、提升」。然而劇中一直提著的「進步」及宣傳單張上寫的「革命」在劇的最後有沒有出現過?這問題對作為觀眾的著實有點尷尬,因為最後一場戲是講母親意外死後,子女算是和好了,並以若無其事的神情開始收拾,倒會令筆者想起捷克作家法蘭茲・卡夫卡的《蛻變》中的結局,變成甲蟲的主人翁死去,一家人如釋重負般去旅行,父母甚至開始打算替女兒尋找夫婿。經過一切過後,人們仍能一切如常,舞照跳,馬照跑,是否一個進步?也許是編劇留給觀眾們自行詮釋的留白。


(原載於2015年2月《Clip》)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