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樂之夜」是第六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的第四場表演,表演者大都早在前三場時已亮相。一如以往三場,曲目當中都會包括一首現代作品。這一場的演奏曲目分別是巴托的單簧管、小提琴和鋼琴三重奏《對比》、德伏扎克《G大調第二弦樂五重奏》和柴可夫斯基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50》。總監林昭亮在開場時表示,三首作品的共同之處,就是三位作曲家皆來自東歐,而且在生命中某一段時間停留在美國。他這麼一說,令人不期然在表演中追尋點點東歐的味道。
「對比」的火花
巴托的《對比》頗令人期待,除了不是經常演出,作曲上也極具特色。要知道委約巴托創作這首三重奏《對比》的不是甚麼貴族名流,而是當時的美國爵士好手Benny Goodman。那時候Goodman這位單簧管手認識了來自匈牙利的古典小提琴家Joseph Szigeti,便委約同為匈牙利人,而且風格前衞的作曲家巴托創作一首古典作品,好讓他能與Szigeti同台演出。愛聽這首作品的聽眾大概都會聽過Benny Goodman、Szigeti和巴托於1940年親自上陣的錄音版本(當然還夾雜着懷舊錄音的音質),他們的演繹充份表現了爵士、民俗鄉土氣息以及前衞音樂的現代結合。
表現由林昭亮(小提琴)、Burt Hara(單簧管)和Kathryn Stott(鋼琴)操刀,單簧管手Burt Hara的演出固然是焦點所在。要充當Benny Goodman這位人稱「搖擺之王」(King of Swing)的位置殊不簡單,而且這首樂曲本就是巴托為了Benny Goodman而寫,包含swing的節奏和仿improvisation的cadenza,還有對於單簧管來說超高的音域(貼近jazz的手法),此外,不要忘記作品的三個樂章都是匈牙利舞曲,也就是民俗和古典音樂的軀殼裡盛載着爵士手法和異國情懷。古典音樂出身的Burt Hara向觀眾展現了他精湛的技巧,音符著落之處亦見爵士年代的laid back和spontaneous,可見表演者利用收放自如、多變、既炫技又令人舒懷的音色來營造爵士的聲音。作品的另一主角是小提琴手,從演出看來,林昭亮比較善於悠揚、抒情的樂段,以及粗線條、具刺激和挑釁的音色,對於仔細和輕巧的樂句似乎未能完全發揮,甚至在第三樂章p和pp部分已顯得有點吃力。
事實上,三位演奏者皆有高超的技術,但三人於《對比》的演繹只能算是稱職,這是基於先天的因素,Goodman、Szigeti和巴托的錄音在樂迷心目中已是一個經典,三位具強烈個人風格的音樂家流著不同音樂風格的血液,當中的對比和碰撞產生了無法言喻的震撼力。反觀今次的三位演奏者皆為古典演奏家,演出還是顯得有點謹慎和克制,演繹上始終停留於五線譜的框架以內,欠缺一點火花。
如沐春風的《G大調第二弦樂五重奏》
接着是Escher Quartet與張達尋(低音大提琴)演奏的德伏扎克《G大調第二弦樂五重奏》。在這首作品裡,德伏扎克選用的第五件樂器不是重覆弦樂四重奏之樂器,而是改用低音大提琴,這擴闊了作品的音域,聽上去也更沉實厚重。此外,德伏扎克在作品裡滲進了波希米亞旋律,但相比起他後期作品大量採用民俗元素,他在這首五重奏裡算是小試牛刀,作品還是以維也納風格主導。
一如以往,Escher Quartet的音色温暖且穿透力強,予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四人合作無間,各聲部「走位」純熟,銜接和過渡自然。Escher Quartet似乎傾向內省、思考型的音樂,他們往往在細微之處顯示對作品的理解,多於璀璨奔放的情感渲染。這讓他們在抒情的慢樂章裡既讓人陶醉,又保留了高貴與温柔,令人回味。
炫技之演繹:《A小調鋼琴三重奏》
柴可夫斯基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是獻給當時剛離世的鋼琴家Nikolai Rubinstein之作,作品處處顯露柴可夫斯基對N. Rubinstein的敬意,以及這位鋼琴家生前的種種片段。作品由吳菡(鋼琴)、竹澤恭子(小提琴)和Lynn Harrell(大提琴)演繹。演出由Harrell渾厚的大提琴聲開始,襯托著竹澤恭子亮麗、燦爛的樂聲,兩人落音比較濃重,皆是「有霸氣」之人,對比變化鮮明,小提琴之技巧尤其出眾。二人配搭上算是融合,互助互補。反觀鋼琴聲部比較疏離,有時候節奏上與弦樂部分有些微偏差。演奏技巧上未算相當精準,例如七連音、十連音、十二連音等琶琴伴奏,Block chord力度上也未算十分齊整(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創作還是有利於大手掌,女性有點輸蝕)。
全曲最吸引的部分是第二樂章的主題變奏,演繹引人入勝,對比鮮明,惟小巧精細樂段如音樂盒部分未算精巧。全曲炫技味道還是較重,若沒有看場刊,相信觀眾未必明白這部作品是紀念故人的輓歌。
「室內樂之夜」是音樂節的第四場。觀看場刊,不少演奏者之前已表演了兩場,有些演奏者已疲態盡現,水準也沒有之前的演出發揮得好。觀乎演奏者面對短促的排練時間,還有密集的演出,質素不免有所影響,這也許是主辦機構要考慮的問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