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舞蹈團的《風雲》嘗試以中國舞為載體,把本土武俠漫畫《風雲》搬上舞台。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指其改編乃從情的角度出發,以風雲生命中最重要的幾段情作為舞作的選段。舞作的空間運用富有層次感,能以舞傳情,只可惜在處理舞與武的關係上略嫌不夠深入。
糾纏、流動的愛意與欲念
風雲與孔慈的三角關係為舞作的其中一條主線,編導巧妙地運用了蒙太奇手法,把人物的心理空間具象化,同時增強了人物情感關係的戲劇性。在〈風雲.裂〉一幕中,聶風與孔慈成婚,而步驚雲心生妒意。舞台空間被割裂成前後兩半,前半部分為步驚雲潛藏暗湧的心理空間,後半部分則為聶風與孔慈成婚的場所。兩個異質的時空,一虛一實、一動一靜被拼貼在同一空間,形成了強烈的戲劇張力。孔慈與步驚雲的雙人舞為此幕最精彩之處,二人站在水中,步驚雲把孔慈的外衣脫掉,以己之手帶動孔慈的肢體活動,隔空引導孔慈的手於自己的身體間遊走。原本平靜的水面因二人親密的動作,而引起波瀾,水把步驚雲藏於肢體內的欲望具象化。流動的水對應著步驚雲舞動的幅度,而肢體移動的幅度又對應著其內心流竄的情欲。在此幕中孔慈為雲的欲望載體,其任對方的意識左右自己的身體。孔慈的扮演者唐婭能自如地隨對方動作的幅度作相應的律動,舞動時的線條圓和,能展現其身段以及肢體美。相對雲對孔慈愛欲的洶湧,聶風於台的後半部分靜候孔慈與之成婚,其愛意則顯得平靜、深沉。角色心理空間的動與靜、愛戀的失落與成真形之於舞台空間的刻意割裂,強烈的對比製造了戲劇張力,為二人其後的反目作鋪墊。
沈澱與留白的需要
武林爭鬥為情以外的另一主線,舞作雖以投影擴闊舞台空間,但在處理武打場面時浮於表面。在〈風雲.匯〉中,風雲在無名的引導下,悟出了玄機,得到巨大的力量抗衡雄霸。武與個人成長、個人與外界的衝突有直接的關係,風雲乃透過肢體動作的運動對力量有深一層的領悟。編導以太極作三人修練時的動作安排恰當,太極循環回轉的律動節奏與生命以及自然能量的運轉規律相通。太極動作以圓為律動特徵,三名舞者的動作圓潤流暢,其從下而上在空中劃出圓形的線條,動作有行雲流水的意韻。可惜,在〈際會〉一場中投影效果過於突出,破壞了動作所建立的意境,甚至喧賓奪主。投影把漫畫的特效與筆觸引入舞台空間,其原意雖好,但投影越趨密集、畫面過於豐富,容易使觀眾的焦點從舞轉移到投影效果上。而編導也未能深入挖掘出風雲在修練時的精神變化,三人只是單調地重複太極的動作,欠缺了武與個人成長的描述,太極的動作因而只變為一個平面的意象。而當武的展現欠缺了武者的思想與情感的沈澱,角色對武領悟與轉化便不能成立。
(原載於2015年1-2月《三角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