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號 當街頭成為舞台    文章類別
【編者的話】
文:陳國慧

我在2014年9月號的Artism Online〈編者的話〉中提到,「來年的專題計劃探討『空白』,來年的我們將發掘一些在香港極有需要開展、卻偏偏仍然有待開發的角色、組織、位置、空間……與讀者分享……」。然而在過去的七十五天,讓編輯團隊無法不思考讓12月號的專題貼近時代和社會脈動──也許這是另一種「空白」,我們極需要社會有這樣的醒覺,也是很多藝術工作者需要的思考的課題。
 
因此我們邀請了四位來自不同藝術界別的作者參與書寫「喧囂與躁動:當街頭成為舞台」這專題,包括音樂、行為藝術、編劇、導演等,他們有些親身在不同階段參與、觀察運動,有些則是身不在港但心繫香港的抽離者,所以他們正是能從多元角度剖析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連繫與互動,包括藝術家在當中的角色亦是他們所關心的。為了讓這專題的思考呈現更多不同面向,我們另外亦特別邀約了四位作者──包括教育工作者、藝術行政人員和舞台工作者──撰文寫有關運動的感受。這些文字在感性的流露與理性的思考之間游移,透露著他們對城市、對未來的期盼,風雨中抱緊著所相信的,一點力量。在乾淨、正常的當下,12月號是來得有點遲,但在「後運動」的時間上來得卻剛好,加上張志偉和三位舞者在「非正常」的空間內留下了身體的印記,扭曲、張力、堅持,都是這期「影像」專欄的關鍵詞,我們歡迎讀者繼續從中發掘不同的意義。
 
「演藝人誌」今期訪問的演藝人是舞者盧淑嫺,她的故事當然和身體有關,亦不約而同與今期專題呼應。最近有不少藝術行政人員到海外藝團交流和實習,藝評人肥力是其中一位,我們邀請他在「劇場外望」中分享「超親密小戲節」,是當地一個很有特色的藝術節;另一方面,剛好他亦受邀出席了在台北舉行的一節劇場評論座談會,與會者包括當地和澳門活躍的藝評人,因此肥力亦在「焦點座談」中報導了活動的點滴,從中可見三地藝評發展的現况。至於「活動探報」則有周凡夫撰文討論十一月底由香港演藝學院主辦的「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活動同時亦有多位藝評人和劇場工作者參與,包括陳慧兒、羅靜雯和張潔盈,她們亦分別書寫了參與的感受。
 
「藝評空間」的文章今期內容豐富,分別由資深和新進藝評人執筆,除了回應今年「新視野藝術節」兩個戲劇節目外,亦討論了「香港中樂團」第三十八樂季的重點節目《一代巨人彭修文》,同時發表了「樂評寫哩啲——中樂評論導領計劃」其中一位學員的優秀文章,讀者可初見計劃的成果,我們期望會有更多學員的文章能在這平台發表。本會過去十年一直與「澳門城市藝穗節」合作藝評人交流計劃,今年有多位新進藝評人參與,他們的文章討論了很多有趣的作品,讓香港讀者亦了解是年藝穗節的情況。至於「藝評沙龍」亦當然與專題呼應,於十一月中上演的《十一騷動──1967的短句零章》,是「一條褲製作」回應今年他們上演的「記錄劇場」《1967》的作品,剛好趕上了時代,讓「六七」、「一四」兩個時空平行在舞台上出現,我們邀請了藝評人、創作人和事件研究者分享「劇場怎樣記錄歷史」。
 
今年「新視野藝術節」的《烏鴉,我們上彈吧!》邀來了八十歲殿堂級導演蜷川幸雄,他在躁動的一九六零年代一路走來,成為了日本小劇場「過激」的代表人物,躁動是他創作的泉源,不安是他發聲的動力。我相信、期待香港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另一波澎湃的創作力,讓舞台見證城市的聲音,花開遍地。
 
編輯小組
陳國慧、洪思行、張慧妍、羅靖雯
 
文字編輯
洪思行、張慧妍、羅靖雯
 
版面編輯
廖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