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戲劇與小說
文︰鄭政恆 | 上載日期︰2014年10月23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張志偉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9/9/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最近重看許迪鏘的的文章〈關於也斯的一點可能佚失的記憶〉,我才知道也斯早年除了寫劇評,原來也有劇作,許迪鏘說:「他也寫過一個劇本《老鼠》,曾在1977年8月9日和10日在香港大會堂高座演奏廳演出,參與演出和幕後製作的都是《大拇指》的同人,我也演其中一角,是齣短劇,大概三四十分鐘左右。當年的《象牙塔外》曾出過一篇劇評。」

 

也斯與舞台演出關係密切

 

三十年來,自1984年的進念會所成立日,林奕華導演短劇,即興演出也斯的《遊詩》。也斯跟舞台演出的關係,也算密切,他曾與蔡仞姿、彭錦耀、梅卓燕、龔志成、梁小衛等創作對話。1986年,也斯為海豹劇團改編張愛玲小說《茉莉香片》為《香片》;1988年,也斯為香港話劇團,與陳載澧合譯奧尼爾名劇《榆樹下的欲望》;2009年,也斯執導了《形.體.澎湃》之《三段》劇場演出。其中,也斯曾經談及《香片》一劇的改編,在忠於原著與改頭換面之間,他嘗試走中間的對話路線。

 

看了陳炳釗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後殖民食神之歌》,劇作改編了也斯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一書中三個短篇小說,分別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愛美麗在屯門〉、〈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

 

《後殖民食神之歌》全長約三小時,作品有相當娛樂性,幽默諧趣,消費主導的觀眾可能會滿意的,但我思考的還是改編的問題。我首先想到也斯曾在劇評〈詩歌和俚語之間──談《三毫子歌劇》的藝術與現實〉中說:「布烈赫特的題材,顯然源自現實,他的作品也針對現實,有感而發。誇張不過是技巧之一,為了表現得更強烈也更集中。擺出分明是做戲的姿勢,乃是叫你不要感情用事,要冷靜思考。」

 

冷靜看,劇作頗為忠於原著,透過演員不斷對觀眾說故事,推展劇情,劇中的重要線索是由陳炳釗填詞的〈後殖民之歌〉,帶出了香港人從九七開始,經歷了「感覺良好」、「估佢唔到」、「不再迷惑」的轉折。

 

《後殖民食神之歌》上半場由史提芬和愛美麗的故事為主,跨越了九七及以後的一段日子,展現了九七時的樂觀和興奮,以回歸日的派對開展,以史提芬、瑪利安和世伯的三人飯局為主,當中加插了《伙頭智多星》般的場面設計(台灣電影《總舖師》亦如是),重點在於兩代人的代溝,老一輩執著於舊殖民時代的回憶,新一輩有更廣闊的口味,以至雙方產生分歧。

 

〈愛美麗在屯門〉的重點在社區感覺(間中少許粗口,也增添百姓生活的實感),愛美麗的本土草根,對照愛時髦的崇洋媚外,以中環和西新界的生活互為對照,帶出中心與邊緣的探索。也斯的小說原載2002年1月號的《香港文學》,後來增添了不少情節,但總比龍應台在2004年發表〈香港,你往哪裡去?〉,反思「中環價值」壟斷香港價值更早一點。劇作來到這一段,還是娛樂先行,並未開展更深刻的反思。

 

《後殖民食神之歌》下半場,更為值得欣賞,上半場較以純粹喜劇表達,下半場情感上就漸趨內斂,我想,其實單單改編〈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原載2006年11月號的《印刻文學生活誌》),也未嘗不可。劇作以食神老薛的徒弟小雪為敘事者,帶出老薛的三段感情,藍玫瑰似是代表了懷戀英殖,以西方為中心,一味西化的態度,黃菊則代表了香港本土民間,而百合就對應中港融合了吧。老薛三段感情都告終,到頭來,還是要重視歷史,回歸人情,我相信這都是貼近也斯的態度。

 

劇作對應當下香港社會現實

 

那麼,陳炳釗加了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嗎?從《後殖民食神之歌》可見,他一方面強調了祖輩的揾食思想,而老薛則有左傾的理想(尤其是國際歌一段),左與右都走過了,新一代的小雪又如何自處?香港新世代的選擇還是未定,就正如陳炳釗刻意加入了也斯的詩〈釀田螺〉,其實不無憂戚:

 

把我拿出來╱使我遠離了╱我的地理和歷史╱加上異鄉的顏色╱加上外來的滋味╱給我增值╱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為了把我放到╱我不知道的╱將來

 

除此之外,陳炳釗也連繫了當下的視角,涉及了香港的文化身份定位,尤其是香港當下如何維持獨立的身份、口味、文化,頗能切入當下的時局,可見陳炳釗嘗試以當下在地角度去回應也斯的小說。

 

《後殖民食神之歌》最後吃飯的片段讓我聯想起一種東方人的情懷,也就是回歸人的情感,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簡簡單單一餐飯,勝過千言萬語。無論是陳炳釗的話劇、也斯的小說,回歸實在的人際之間的自然情感,當中未必有宏大的社會論述,但尊重歷史和自身的在地生活文化,尋索屬於自己的口味,人才可安身立命。

 

值得一記,今年香港兩位重要導演,都以劇作對應當下的香港社會現實,鄧樹榮的《你為甚麼不是Steve Jobs?》有更多精神和靈性的關注,心靈與現實互為角力,給我「剪不斷理還亂」的滋味,而一切又在靜思冥想中塵埃落定。陳炳釗的《後殖民食神之歌》則透過描寫不同的感情、很在世的人際關係,講述香港後殖民至今的歷史轉折,以輕鬆手法來一次十多年的總結算和反思,幾代香港人有笑有淚,給我「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慨。

 

除此之外,我也想起《後殖民食神之歌》是香港本地小說改編,其實今年香港劇場界有「韓麗珠現象」,浪人劇場的《十年。寒。笑》、《縫身》、香港話劇團的《感冒誌》都改編了韓麗珠的小說。我期許香港劇場界與文學界的對話,陸續有來。


(原載於2014年10月18日《明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