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路結他四重奏音樂會為康文署2014年「音樂盛會」項目之一。Romero是這結他家族的姓氏,由Celedonio Romero創立,雖然此結他元老已離世,家族的結他傳統現已延續至第三代,四重奏的成員包括Celedonio的兒子Celin和Pepe,還有他的孫兒Celino和Lito。早於五十年代,Romero一家從西班牙移居到美國,開始在歐美巡迴演出,演出生涯亦讓他們走向國際,樂團除了以純熟的古典結他技巧稱霸結他四重奏樂壇,還改編了大量古典作品和編寫新作,豐富的曲目鞏固了他們古典結他界的大師級地位。
羅美路結他四重奏這次為香港觀眾帶來多首西班牙作曲家的古典作品。結他音樂一向可說是西班牙的國技,結他作品多不勝數,風格多種多樣之餘亦保留了濃烈的西班牙色彩。Romeros改編及演繹了Albéniz、Grandos、Lorente、Torroba、意大利作曲家Boccherini、巴西作曲家Villa-Lobos,還有Celedonio Romeros自己的作品。
Isaac Albéniz和Enrique Grandos都是從十九世紀過渡至二十前紀初,並至今仍享負盛名的西班牙作曲家,兩人皆擅於從西班牙舞曲和民族音樂擷取音樂元素,Albéniz的《Sevilla》和《Granada》在羅美路結他四重奏手下勾勒出典雅、具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風貌,歌曲的亞拉伯元素成為了具異國風情的城市裝飾,而Romeros將《Granada》改編成結他二重奏,加強了音樂的厚度,城市的濃烈色彩更見立體。
至於取自Granados的 《12 Spanish Dances》的《Oriental》和《Andaluza》則由鋼琴曲改編,原來的鋼琴作品充滿對比和激情,感情外向,在Romeros家族的結他下,音樂少了鋼琴清脆的敲擊音色,音域收窄了,感情由外向轉為內向,弦線的震盪滲透出淡淡的哀傷,流露出成熟深厚的情感深度,兩首曲皆不失為成功的改編作品。
除了演繹十九至二十世紀作品,音樂會還包括了一首巴洛克時期的作品,Boccherini的《Introduction and Fandango》(取自Guitar Quintet G. 448)本是結他加上弦樂四重奏,羅美路結他四重奏雖將人數減至四位結他手,音樂的厚度反而加重了,聲部的配搭也更繁複仔細。Boccherini在樂曲裡亦加入了西班牙色彩,樂曲起始部分是很典型的巴洛克味道,音樂推進延綿、平和、均稱,中段漸見西班牙舞曲的節奏,以及模仿Castanet的拍打,後段情緒漸見激昂,將舞曲帶進熱烈激情的高潮。
除了演繹和改編作品,Romeros家族的Celedonio和Pepe Romero也寫了不少結他曲,包括音樂會裡的《Dance no. 1》、《Suite Audaluza》的《Fantasía》和encore的《Malaguena》。他所寫的樂章多變,片段之間對比強烈。技巧方面,Romeros家族的古典結他技巧相信已無人置疑,他們的演奏細緻細膩、精準、乾淨俐落,家族成員間有高度默契。相信羅美路結他四重奏成功的其中一項要素是時間的表現和掌握,除了音樂上的無縫銜接,以及他們擅長的舞曲節奏外,速度的掌握是羅美路結他四重奏的殺手鐧之一,他們擅於透過片段之間轉變速度來控制情感的強度,在適當的時候儲備,在適當的時候推至高潮,時間是Romeros家族其中一項精巧的工藝,在Pepe Romero所作的《de Cádiz a la Habana》 一曲中就將「時間」這項重要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多變的速度將全曲編配得細緻有序。
羅美路結他四重奏的成功也在於他們音樂的感染力。樂隊所選的曲目皆是情感表達豐富之作,而他們則稱職地充滿橋樑角色,將情感帶給觀眾。在Albéniz的《Leyenda》裡,Pepe Romero所演繹的憂傷和下旋旋律彷彿築成了一道磁場,帶動觀眾走進哀愁的漩渦之中。Torroba的五首帶點印象派的意象作品《Estampas》更突顯了Romeros說故事的能力,當中尤以《La Siega》(the Harvest)感情真摯動人,音樂滿載幸福感;《La Boda》(the Wedding)則通過鐘聲、行進的活潑節奏建構出喜悅和熱鬧的氛圍。
Encore的《Malaguena》讓音樂會以激昂、愉悅的情緒結束,曲中還有一段以手指直接按指板發聲的花腔獨奏,由Pepe起始,然後Lito模仿回應,全晚的音樂會若要筆者挑剔,也許只有Lito的花腔仍未如叔父輩般功力深厚,聲量和敏捷度還未青出於藍,不過年輕的Celino和Lito登上舞台的日子還短,相信隨着舞台經驗累積,前途無可限量。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