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前學運領袖王丹代表着中國民主運動。他不是偉人,也非無名之輩,卻已退下火線,轉到後方支持公民運動。若單單因其政治身份而作傳,似乎有點平淡,創作者於是聚焦在王丹於民運以外,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複雜性。那麼,劇團須面對的一大難題,便是要在抽象和具體兩端取得平衡:一方面,要讓主角成為某些信息的載體;另一方面,則須描寫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
五人共飾一角
導演找來五位演員飾演王丹,除分飾他人生的不同階段,也分別代表了他內心和外在兩個面向。當中包括三男兩女:反串的「少女王丹」是王丹的童年至大學新生時期;「青年王丹」有兩個,其一演繹他就讀大學直至被「保外就醫」的階段,另一個則保持着學運時戴頭巾的形象,是不斷跟「中年王丹」在內心中對話的「影子」;「中年王丹」是今天我們熟悉的,剛剛在台灣聲援「太陽花學運」的學者;最後一位是長髮白裙的「美女王丹」,以國語誦詩,代表王丹內在陰性的、浪漫的一面。
「五個王丹」的設計其實蠻大膽。有趣的是,劇團本來打算以「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的形式創作,務求在舞台上再現的情景和對白皆有根有據。他們除了研讀相關文獻,也訪談王丹本人,意味着這次演出的「真實性」得到了王丹背書。但今次演出中有不少戲份是王丹的內心世界,參考文獻也包括了王丹的詩作,演出風格就不再限於寫實,而轉為浪漫化的抒情演繹。外部紀實的框框被卸下,才會有「五個王丹」的設定。
問題是,是否需要五個這麼多?劇作者的原意是「人人都可以是王丹」,以年紀和性別各異的演員代表「人人」。那麼王丹有什麼可以被學習呢?這戲最後提出的是理想主義,這一點下文會再討論。這裏先討論「五個王丹」另外的戲劇功能。故事背景橫跨四十年,需要不同演員扮演同一角色的不同階段,但實際上其分工卻不單以年齡分配,效果略為重疊冗贅。首先,若劇作者還重視紀實的元素,那些扮演王丹的演員都應該跟各階段的王丹相似。這方面,兩位「青年王丹」的設計都算稱職,「少女王丹」則有點勉強。雖說是反串,演員的外形和聲線都活脫是個少女,演童年尚可接受,但她一直演至王丹在北京大學籌備「民主沙龍」的時期,則欠缺說服力。加上另外兩位「青年王丹」,北大時期的王丹就動用了三位演員,令人質疑其必要性。其實兩位「青年王丹」有所分工,一直戴着頭巾的那位是常跟中年王丹辯論的「心聲」,而另一位則是從大學到流亡時期,那位「真實」的王丹。即便如此,倘若由同一位演員飾演青年時期的王丹,可以更加簡潔有力。
本劇因為情節集中在一人身上而缺少群戲,為免淡薄,以五個演員演同一人,可以增添層次感,具體地表現角色的變化和掙扎。雖然一個優秀的演員也可以演繹出不同的心理層次,但《王丹》不取此道,而是把不同的層次分配給不同演員,把一人分成幾個片面。其實王丹真是那麼複雜嗎?「中年王丹」甫開場便跟青年時期的自己(李景昌)對話,拿發福的身形開玩笑。其實今天的王丹並不胖,仍頗秀氣,但「中年王丹」的造形更像一個大叔,跟瘦削的青年時期形成強烈對比。而這略胖的身形也配合編劇為今天的王丹塑造的形象,是個受學生愛戴的良師益友,遮蔽了他論政時的銳氣。
另一個象徵王丹內在複雜性的是「美女王丹」,是其浪漫感性的一面。她沒有跟中年王丹對話,只會間斷地念出應是王丹所寫的詩句。她外表不變,圍繞在一匹旋轉木馬附近,可說是王丹那詩意而理想的一面,不因年月而改變,跟各階段的王丹並行而非角力。
理想意象的落差
劇本最後總結王丹其人,說他向內以詩意理想的熱情作為動力,對外則以理服人。其實這也不是什麼複雜的性格:篤志好學、心繫國民、多愁善感、賦詩言志,一直是中國文人傳統。「少女王丹」代表那個天真無邪、滿懷理想的王丹,她在「民主沙龍」受壓後,「青年王丹」(戴俊笙飾)上台,跟她背靠背換位,顯示挫敗中的成長。不過說一個大學新生跟孩童差不多,始終過於牽強,「少女王丹」的演繹不足以表現出童年和大學新生的分別。若果讓她專心演繹未成年的王丹,再讓另一演員扮演青年時期的王丹,便會更加簡潔清晰。
劇作者欲以「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作題旨,而遊樂場的意象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心境投射,也是「人人皆可是王丹」的切入點。在王丹的童年部分以及結尾,王丹與其他學童做出「騎旋轉木馬」的動作,意味着他始終懷着一片赤子之心——他童年時相信共產主義理想,要「學雷鋒」。「遊樂場」和「旋轉木馬」的意象其實跟這語境並不配合。騎旋轉木馬或是香港人童年時的夢想,但童年是在文革後期經歷的王丹會以此為理想嗎?還是學雷鋒一般服務人群?他心中的共產主義烏托邦是怎樣的呢?大學時期,王丹歷經生關死劫而堅持追求的理想是民主和自由,反對「官倒」和腐敗。然而全劇卻沒有深入探討王丹的政治思想,即使在「中年」與「青年」的對話中,都沒有仔細梳理他的思想演變。今天的王丹繼續以「公共知識分子」為志業。若「人人皆可是王丹」,那麼其理想便不應僅是一種情懷,而須與社會大眾休戚相關。可惜這劇所傳達予觀眾的「理想」難以超越感性層面,態度多於內涵。
(原載於2014年7月12日《明報》)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