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三位年輕作曲家的個性
藝PO人︰鄭政恆  |  2014年4月16日

今年的藝術節有一些音樂會演出,標明是「新創作」,例如莊祖欣的《天鵝武士前傳》音樂會、《形象香港》也斯詩作命題音樂會。其實「香港小交響樂團與葛羅夫納」的演出中,也有一首新創作首演,就是鄺展維的《如川,不舍晝夜》。

這幾年間,葉詠詩帶領小交,為香港藝術節帶來本地年輕作曲家的新作首演,最近的四首作品,分別是林子鈞的《不辭而別》、鄧樂妍的《花臉》、伍卓賢的《在這城崩壞之前》、鄺展維的《如川,不舍晝夜》,可是這些作品似乎沒有機會重演,旋生旋滅,唯一就是給年輕作曲家露面的機會。

當晚音樂會的獨特之處,就是三個作曲家創作作品時,都是二十來歲。鄺展維生於1985年,算是香港的「八十後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1913—1976)創作的鋼琴協奏曲(op13)在1938年完成。史達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的《彼得魯斯卡》(Petrushka),首演於1911年,當天演奏規模略小的1947年版。

《如川,不舍晝夜》取題自《論語》中孔子在川上之名言,如此為作品烙上一點東方的儒雅神韻,而音樂確有一點點儼如德布西作品的東西折衷色彩,可是作曲家經驗尚淺,在氣氛處理、織體構造和高潮的引入等方面,都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如川,不舍晝夜》和接下來由葛羅夫納(Benjamin Grosvenor)演繹的布列頓鋼琴協奏曲(作曲者和彈奏者都是Benjamin),恰恰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對比――不單是一東一西,一個老成,一個少壯,而是鄺展維扎根東方的抒情藝術,沉思事物、時間的流逝,作曲家更表白「不知不覺,香港這個我稱作故鄉的城市,經歷了多少變遷,過去多少珍而重之的東西都已然逝去。」這不是單一例子,似乎這種懷舊的想法,是一些香港八十後藝術家(不只是音樂界)的創作動力,以及面對社會的態度。

布列頓的鋼琴協奏曲,就不大抒情了,四個樂章各有面貌,第一樂章Toccato有candenza,先以氣勢,再以技巧先聲奪人;第二樂章Waltz,節奏感鮮明,也讓中提琴和木管樂有更多發揮;第三樂章Impromptu是主題與變奏;第四樂章March則呈現輝煌的氣氛。從這個簡介可知,這個作品並不以抒情為主,而是在既有形式和傳統下,再行創新和發揮。

情感的表達,端視乎演奏者的取態,演繹上,當晚葛羅夫納相當投入,他一舉成名的演出,正是在BBC Proms 2011演奏布列頓的鋼琴協奏曲,當年他演出豪放,而且選用比香港這一次演出更為明快的速度,相較而言,面前演出有珠玉在前,略為失色,但也算不錯,尤其是第二樂章的氣氛把握,跟小交的配合大抵平衡,而最終樂章的進行曲節奏和擊鍵的力量處理(一定程度上得力於銅管樂手),跟BBC Proms 2011的水平相差不遠。更難得的是,葛羅夫納選擇了Abram Chasins的Rush Hour in Hong Kong,顯然是度身訂造,好有誠意。

下半場轉入史達拉汶斯基的《彼得魯斯卡》(1947年版),這幾年,葉詠詩指揮過史達拉汶斯基的《紙牌遊戲》、《三首單簧管作品》、《火鳥火鳥》、《普爾欽奈拉》、《八重奏》、《三樂章交響曲》、《士兵的故事》等作品,令人不得不相信她對史達拉汶斯基情有獨鐘。

如果要再作對照,鄺展維的《如川,不舍晝夜》是抒情,那麼四場芭蕾舞劇音樂《彼得魯斯卡》就是敘事。眼中雖然沒有人跳舞,但透過想像可以塑造出一個演出的空間(屈指一算,兩年前小交和伍宇烈就在《芭蕾音樂知多少》音樂會中,表演《彼得魯斯卡》選段)。

當晚小交的演出比《芭蕾音樂知多少》音樂會略為拘謹,一切都在穩重的掌控之下,其實跟《彼得魯斯卡》略為嬉鬧甚至熱鬧的內容並不完全一致,這樣也可以,至少讓音樂不單單為敘事而服務,因為音樂本身就有值得欣賞的獨特神采。《彼得魯斯卡》在不同場景,突顯了不同的獨奏樂器,第一場景的長笛,第二場景的單簧管和巴松管(鋼琴也重要),第三場景的小號,都是例子(第四場景則比較平衡,沒有太突出的獨奏樂器),不同獨奏者都有正常的發揮,如果要作比較,小號是略為不穩,是這次演出略為失色之處,但值得一讚的是,撇開小號,當晚銅管組的整體水平,是小交近來比較令人滿意的一次。總的來說,小交的《彼得魯斯卡》演出相當平均,希望新樂季還有史達拉汶斯基的佳作。

觀賞場次︰2014年2月28日  8pm,香港大會堂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