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號 我是藝評人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起跳》、《土炮》觀後
文:聞一浩

 

幾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談到香港編舞界的斷層。幾年下來,各藝術機構開始積極培育編舞,五月份看了幾個新晉編舞的作品,風格各異,各有潛質,但同時亦反映了本地舞蹈發展的問題。

 

由香港舞蹈聯盟舉辦的《起跳》,展現了三位年輕編舞的中篇作品,共通點是三位編舞均有演出,而部分舞者亦相通。

 

第一個演出是劉惠珊的作品《遇》。這是我首次看她的作品,《遇》以三個相遇的故事講人生。擺放在舞台上的紅布象徵三段相遇故事的不同軌跡。編舞習芭蕾舞出身,不論獨舞或與三位男舞者的雙人舞中,都用了不少芭蕾舞語彙。舞者的表現不錯,其中林友謙的身型雖然略見粗獷,但動作依然細緻有層次。劉的舞蹈編排流暢,雙人舞段落亦各有不同,但每段關係的處理有點蜻蜓點水,未見深刻。

 

同樣是首次看陳凱,與劉的作品不同,他的創作風格糅合了東西方元素,他上一個作品《圓II》口碑甚佳,因此對這次的《線II》滿有期待。《線II》是他嘗試結合京劇棍術與舞蹈的創作,道具只用了長棍,這叫我想起不久以前看崔莎.布朗的早期作品《棒》的系列,布朗以舞者與棒來實驗身體的平衡與物體的關係,打破現代舞的規律,而陳凱則以身體與長棍對話;線條是舞作中最要的部分,舞者或頭頂長棍,或手握長棍於胸前,或耍動長棍,讓身體與棍構成不同線條的組合。演出中舞者常常坐在場邊,輪流上場,有點像擂台比試;有時三人排成直或橫線,把弄手中的長棍形成不同的變化和圖案,帶出線條無限延伸的可能。陳凱的舞蹈動作,對線條的運用或傳統戲曲藝術與西方舞蹈的融合有一定的闡釋,但形式略為拘謹,舞者有時表現得小心翼翼。

 

剛於三月完結的「香港藝術節」發表了作品的楊浩,作品Nothing… But Something是當晚最後一個演出,舞者人數也是最多的。與前兩個作品相比,Nothing… But Something比較自由,楊浩設計了不同組合,或單獨、或雙、三人、以至四及五人,在舞台上碰撞。舞者的能量很高,也很有其個人的風格,最後李朗軒先躺在地上靜止不動,其後再起來在舞台上不停跑圈,不停跑、不停跑,叫觀眾感受到舞者身體的真切存在,觀眾目光無法不緊隨他移動的身體,將作品由表演再歸結到真實人生。

 

說到真實人生,兩個星期後看的《土炮》,更是直指香港現況。曹德寶第二個長篇舞作——或者應更確切地說舞蹈劇場——由陳小東負責文本創作,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緊扣香港本土人和事的創作:節目開始前,觀眾看到打在牆上的「門」字和字內裡不住旋轉的圖案,到演出結束時,投影再次出現,但圖案停了不動,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特區區徽。曹德寶與陳小東將一些香港市民面對的城市現象,都放置在演出之中,由如何烹煮一碗撈麵、霓虹光管的光害、手提電話的無處與無時不在,拼個你死我活的才藝比賽,以至狹小和擠迫的居住空間,曹陳以幽默的對白及動作表現出來。

 

儘管所說的並沒有太大新意,但在編排與拼合上仍然見到心思。描寫居住空間一場,以燈光劃成的小小平面圖,四個表演者屈身其中,你推我拉,嘗試尋求更多的空間,惹笑之餘也叫人感到一絲心酸。曹德寶設計的動作不限於舞蹈,日常生活、功夫、體操,以至戲曲造手均派上用場,表演者也不限於舞蹈出身;他的舞蹈編排與動作均比較原始,不大修飾,更的而且確地與名稱配合,很有草根、土炮的味道。

 

四個作品,除了看到編舞風格的不同,也凸顯了舞者重複的現象。《起跳》中,楊浩、陳俊偉、岑智頤及吳承芳均參與了兩個演出,而《土炮》舞者名單上也有岑智頤及李朗軒的名字。他們都是出色的舞者,演出均具水準,只是自己不禁猜想,在現代的創作模式中,尤其是這類小型製作,舞者並不僅僅是表演的工具,他們或多或少也參與了創作,在同一時間、密集的演出,他們如何應付不同編舞的要求?而這個現象的出現,背後又揭示了怎樣的香港舞蹈生態?


Left
Right


《起跳》

主辦團體:香港舞蹈聯盟

評論場次:2014年5月16日,晚上8時

地點: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土炮》

主辦團體: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評論場次:2014年5月31日,下午3時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作者簡介:聞一浩,從事文字工作,文章散見於《信報》、《文匯報》及《U 周刊》。

《起跳》照片提供:香港舞蹈聯盟(©林家麒)
《土炮》照片提供:康樂及文化事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