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號 我是藝評人    文章類別
【專題】我是藝評人
劇場:周伶芝(台北)
文:周伶芝

 1. 可簡述首次撰寫藝評的經過和刊登的地方嗎?


我是 2010 年結束法國的留學生活回到台灣後,才又重拾中文寫作,開始寫劇場的相關介紹、評論文章,到現在,書寫時間可說不長不短。一開始為了尋找可能性,除了在《PAR表演藝術》雜誌撰稿之外,也和劇團、單位、藝術節等合作寫稿,甚至策劃講座、企劃創作節目。頭兩、三年因為剛回台灣,有一股熱情想要將自己在歐洲感受到的當代劇場潮流介紹給台灣的觀眾,只要有機會都想試試看。

第一篇針對台灣創作者演出作品的評論,也是在這樣的機緣下受邀而寫的。那是於 2011 年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劃裡的「數位表演藝術節」,其中一個演出節目《死亡的過程》。這個作品運用新媒體與舞蹈,探討身體的快速代謝與剝離狀態,頗能反映年輕視覺藝術家如何思考現今身體與科技的關係,這篇評論收錄於 2011 數位表演藝術節的論文集《跨域控》。後來陸續與此藝術節合作寫稿。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在台灣仍屬實驗創作階段,創作、評論與觀眾都還在摸索這是否能成為一個獨特的創作類型,或只是劇場形式的一種運用和概念。無論是記錄或評論,持續在這方面觀察和書寫,都是重要的累積。

2. 除了寫藝評,你日常從事甚麼類型的工作?

自己是個不專心的人,甚麼都覺得好玩、有趣,除了寫劇場、電影、當代藝術相關的文章,也做中法翻譯、劇本創作、編書、教課、參與製作企劃等等。

3. 每年平均觀賞多少個演出?當中包括甚麼類型?

沒有想過要算。大概平均每周會看兩齣,有時連著幾天下午晚上地趕場,偶爾也會任性地一整周不想看任何演出,讓想法沉澱、腦袋休息。戲劇、舞蹈、行為藝術都喜歡,持續追蹤的創作者的新作一定會去看,有實驗企圖、想和當代對話、空間形式獨特、概念和議題特別或小眾,也容易吸引我的目光。

4. 看演出前及看演出時,會做怎樣的準備?或有甚麼特別的習慣?

演出前不會特別做甚麼準備,畢竟對寫作的人而言,所謂的「準備」應該是日常且持續的,就像閱讀和思考也不可能是上下班打卡制,生活裡的各式關注和累積,都會隱藏在觀看的角度和字裡行間。也不會刻意不去看相關的介紹或宣傳文章,大概我向來不是一個怕「爆雷」的觀眾(看小說和電影時,即使事先知道劇情和結果,也可以享受觀看的過程,反而更好奇創作者會如何處理)。事先閱讀相關介紹文字,是一個自然的讀者歷程,可以更認識創作者在創作階段時的想法、他如何選擇與言說要在作品之前先面對觀眾的部分。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理解而非為了在觀看時的檢視,劇場作品在排練時總有許多意外轉折和生成的可能。

但演出前會希望能盡量將自己調整為輕鬆、心靜的狀態,不要因個人而影響對作品的觀感。演出時沒有甚麼特別習慣,速記觀看時閃現的想法和特別想要回頭再思考的安排,幫助自己在寫作時能重回觀看的當下感受,相信這也是大多數藝評人會做的事。其實演出後的準備比較多,尤其是開始寫作前的準備。作品往往像是啟動連鎖閱讀的開端,思考其中手法、論述、詮釋問題時,也許會浮現下一本相關聯的書或創作可能。這個閱讀並非為了引述論證,而是替正在成形的觀點尋找更清晰明確的方向,或是因為作品處理的議題較為複雜(獨特的歷史事件或較邊緣的主題),面對自己的不足,就需要更深入的認識。

5. 有甚麼寫作習慣?

我是一個在家寫作的人,寫作過程常常和生活的日常纏在一起。玩貓、點香、洗衣、照顧植物、掃地、煮咖啡泡茶等等,都是卡關時的驛站。

因為寫作前會東翻西翻手邊能找到的資料,所以把自己覺得相關的書籍資料疊放在電腦一旁,有一種「開壇」的感覺,雖然也不見得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看,但這大概就是一種「安心符」的作用吧。劇照、相似氛圍的圖像、接近作品與評論觀點的音樂,也是寫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法器」,幫助自己呼喚靈感、疏理思緒。

雖然現在多以電腦寫作,但打開電腦之前,還是喜歡先在筆記本上手寫想法、重點、關鍵字、架構等。書寫和思考是相依存的,而我很珍惜手寫的速度和觸感,就像卡關卡得更久的時候,就是得下樓散個步的時候。

6. 有甚麼人物/作品/地方/場地/書籍,是你在藝評生涯中最難忘的?或認為值得推薦予讀者的?請列出三個,並簡述原因。

這是一個好難回答的問題,我向來很不會選「最」甚麼的項目。有留下印象的人事物都有它一定理由和獨到之處,或者,它必定是一連串記憶裡的某個環節,也許和甚麼我不知道的遙遙呼應。說了這個必定漏了那個,為難之間,又會深覺這些一字排開的選項無法比較。

或許說說最近的閱讀取向,一直閱讀且不斷重看的是班雅明的著作,最近在密集閱讀的是攝影相關論述,接下來想要有計劃閱讀的是柄谷行人的著作、城市空間、移工的相關論述。閱讀計劃首先當然因為興趣,但也是著眼於我們所身處的當代、作品的觀看與對話可能。

不過,很想在這裡一提的演出,是在法國看到的一個小型兒童劇,創作者是當地年輕人,演出地點在一個老教堂改建的小劇場,沒有觀眾席和舞台之分,只有一座座的小帳篷。觀眾分為好幾組,輪流遊走在不同造型的帳篷裡,看不同內容的片段偶戲,結構有機、敘事自由,最後所有的片段會組成一首談鳥的飛行的長詩。很小的製作卻充分發揮與主題貼合的形式趣味,滿溢想象和詩意,是一個在腦海裡不斷回味的作品。

7. 藝評人的苦惱和樂趣。

寫稿始終有時間和篇幅壓力,有時不得不放棄某些看法,好集中論述觀點,有時沒能清楚闡述觀點,甚至寫完了才想通其他問題,遺憾是種苦惱,誤讀更是惡夢。藝評寫作很像一種推理和翻譯,因此更多的樂趣來自於思考那些層次豐富、指出當代意義或具潛力的作品,解碼它們的同時,也意味著要尋找能與之對話、詮釋出內在創造力的寫作。

8. 關於藝評(人),我想說的是……

無論寫得好或壞,藝評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權威」和「市場性」,藝評人如何注意這些、不讓用字遣詞和觀點掉入這個陷阱,從創作概念出發,琢磨與表達演出作品的意義和座標、盲點和可能,這是給自己的備忘。

現在的藝評多以一齣製作為討論對象,加上發表平台的媒體性質,也以即時性居多,文章形式較為統一;現象觀察、專題式的討論較少見。但藝評應該也有多元寫法;羅蘭.巴特曾寫過許多劇評,但不一定針對單一作品,他的題目和形式自由,例如:演員的神秘性、服裝設計的弊病、劇場與攝影的關係、呈現遠古時代的命題、劇場裡的沉默等等,開創不少思考劇場的角度。我想,正因為藝評有這種創作潛能,自己也期待和思考,如何透過寫作為藝術創作找到精準又有延續性的「翻譯」。



作者簡介:法國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碩士、巴黎第一大學美學學士、中法翻譯、文字工作者、劇場編創與策展、《PAR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撰稿、《藝術收藏+設計》雜誌特約撰稿、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講座講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