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簡述首次撰寫藝評的經過和刊登的地方嗎?
第一篇藝評是「進念」的《上帝來到中國》(2008),由胡恩威執導。本來我寫電影評論比較多,但看了劇有感而發也就寫一下。結果文章刊登在已停刊的《文化現場》裡。戲中最深刻的一幕是結束時升起了一幅巨大的一百元人民幣(有毛澤東的頭像)代替國旗,結果《文化現場》刊登時也剛巧選了這幅相作插圖。
2. 除了寫藝評,你日常從事甚麼類型的工作?
在大學當助教。寫影評。
3. 每年平均觀賞多少個演出?當中包括甚麼類型?
約十五個(真慚愧)。戲劇為主。特別對政治題材感興趣。
4. 看演出前及看演出時,會做怎樣的準備?或有甚麼特別的習慣?
關掉手提電話。
5. 有甚麼寫作習慣?
用雲端應用軟件寫稿,自動同步。電腦配合智能電話,隨時隨地都可以寫,很方便。但用智能電話寫作其實很傷筋骨,找資料也沒那麼方便。
6. 有甚麼人物╱作品╱地方╱場地╱書籍,是你在藝評生涯中最難忘的?或認為值得推薦予讀者的?請列出三個,並簡述原因。
(一)2000 年看「進念」的《2001 香港漫遊》,是第一次看「進念」的演出。早聽聞過「進念」的風格是抽象難明,結果並沒有令人失望。仍記得演出場地是文化中心大劇院,劇團在屏幕上投射出對面海的維港景色,彷彿在牆上開了一個大窗。
(二)2002 年看林奕華的《十八相送》,那些有關情侶分手原因的片段都忘了,只記得陳綺貞唱 live,已值回票價。那時候陳綺貞的票沒現在那麼難買。
(三)2004 年開始看「進念」和林奕華合作的《東宮西宮》系列,看的是第三回〈開咪封咪〉,見識到舞台表演和政治教育可以這樣融合。那時不知道陳淑莊,只知道 Tanya(舞台上其他人對她的稱呼)。
7. 藝評人的苦惱和樂趣。
寫了有人看、有人討論就是樂趣;沒人看就是苦惱。
8. 關於藝評(人),我想說的是……
有多些人看就好。歸根結柢這跟香港的藝術教育有關。對藝術的鑑賞力是要學回來的,但不知有多少學校和家庭會重視藝術教育。藝評只是當中的一個環節。但在香港這種土壤,除了為了投資而去學習「鑑賞」藝術之外,不知還有甚麼原因會令香港人重視藝術教育。
作者簡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一臉書塵鼻敏感,半室影畫眼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