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的夢《囈十話》
文︰星池 | 上載日期︰2014年4月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囈十話 »
演出單位︰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
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日期︰28/3/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囈十話》在燈暗鬧鐘響起作結,觀眾恍若窺視了十六名編作演員的夢話,體驗他們在咀嚼經典之後迥異的分享。兩年前,「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首回「先鋒青年劇場計劃」,以高中及大專學生為對象,公演了實驗創作《異鄉‧人》,是次第二回《囈十話》,目標年齡層則擴闊至四十歲以下,誠如卡爾維諾於《為甚麼讀經典》一書所言,成年人閱讀偉大作品的樂趣是與年輕時讀經典有所不同,因此,年紀與閱歷有別,一起排練可互相學習。從成員遴選,研讀經典作品至共同編作表演,相處八個月,應當彼此有深厚認識,可見台上如何顯露學員特點與長處。並且,這個演出絕非胡亂拼湊各小說字句的小玩意,而是經用心閱讀,藉劇場來呈現各演員對經典作品的詮釋,饒富意義。

 

此製作展現了馬奎斯《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村上春樹《遇上100%的女孩》、卡夫卡《橋》、魯迅《藥》及芥川龍之介《竹林中》這五部經典,作家國籍不同,年代有別,卻同是流露等待的寂寞與是人性的弱點。或演或形體動作,或說對白或默然,配上燈效投射,以片段形式,把五篇名作不斷交織成演出。《沒有人寫信給上校》分割為最多的四小段,分佈全劇,置中的《竹林中》則是一次過演繹。十六名編作演員,背景各異,有自由身演員、教師及室內設計師等,並非全是專業,難免會有較強與欠信心的項目。在第二段《遇上100%的女孩》,數名女子以獨白展現對此部作品的感應,唯獨一名演員選擇配上歌曲以形體動作向觀眾表達所想,顯然在長時期排練及嘗試下,覓得她最喜愛並有待發展的表演方式。此外,僅是《沒有人寫信給上校》以較直接的演戲手法去表達。飾演上校及上校夫人的兩名演員,明顯演戲較為純熟,因此可作此安排,而當中另有演員只戴上仿若雞冠的道具,以形體動作演繹公雞,表現不錯。這是計劃的可貴,並非打造一式一樣的演員,而是透過八個月的交流,知人善任,補其不足,發展其長處。

 

《橋》較詩意,以地上一線光束加上演員作橋,以想像運用繩索及雨傘等道具。《竹林中》本是相關人物各執一詞,令武士被殺事件撲朔迷離,現則由四名女演員同飾武士妻子,分述互相矛盾的感受及事情。而以兩段《藥》最為震撼及印象深刻,保持小說當中的陰沉清冷,卻多了一點激昂,穿越時空,以片言隻語略談現今香港的人事。卡爾維諾視當代的聲音為「窗外的噪音」,而經典也需要此等噪音才能存在,是次《藥》的處理,未嘗不可。在展現五部經典時,開首有一段「對話」,結尾有「當經典遇上經典」及「經典是……」兩段,「對話」尤其精彩,十四名演員,兩人一對,於台上通過長膠管或聽或說,或拉扯或纏繞,甚至走到台下與觀眾分享,點明主題。

 

其實,場地播放觀眾提示之前,台上表演已開始。舞台堆滿稍後會用而代表經典作品的道具,一名男演員緩緩上台,隨心移動道具,流露對閱讀經典的好奇及用心探索,如此的序,滿有意思。遺憾觀眾進場不斷,尚未安靜,附近更有人們大聲歡談。這樣或能拉近演員與台下的距離,卻難以令人專心欣賞這段演出,甚是可惜。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用文字把欣賞的演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