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歐康納——突破唯美框架
文︰丁瀚恒 | 上載日期︰2014年3月1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Photo: John O’Conor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約翰‧歐康納 »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日期︰22/2/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鋼琴家約翰‧歐康納 (John O’Conor)曾經說過:「當演奏者走上舞台時,心裡不要懷疑聽眾是否喜歡其演奏。因為一旦有疑問,聽眾便有權選擇喜歡或不喜歡他的演奏。然而,當音樂家以近乎傲慢的態勢在舞台演出時,聽眾便會感受到這演奏者就是不二之選。」

 

日前,這位自稱為貝多芬再傳弟子的愛爾蘭鋼琴家,就以這種自信的姿態踏上荃灣大會堂演奏廳的舞台,為本港樂迷帶來一場貝多芬鋼琴作品獨奏會。當晚他選彈了 4 首奏鳴曲,分別是《悲愴》、《月光》、《暴風雨》及《華德斯坦》。雖然上述作品皆帶有標題,但除了最後一首樂曲因作曲家獻給贊助人華德斯坦而取其名外,其餘 3 首的別名都並非出自貝多芬的手筆。

 

音樂改革者

人們常常會問,為甚麼貝多芬的作品總帶著如此強烈的聲效對比?為甚麼其音樂總徘徊在激昂與柔情之間?筆者相信,這除了關乎作曲家狂放不羈的性格,也跟其啟蒙思想有莫大關係。眾所周知,貝多芬是法國大革命的擁護者,而當時封建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抗正正反映在作曲家那些個性反差極大的音樂作品中。在曲式上的改革與創新,貝多芬也為當時的樂界帶來革命性的衝擊,更直接導致了浪漫主義的崛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以詩情的柔版樂章來揭開《月光奏鳴曲》的序幕,打破了當時作曲家們以快板作為奏鳴曲首樂章的慣例。簡而言之,貝多芬的音樂絕不只是「美」的表現,也是人類無限情感的表達,更是社會狀態與革命的顯示。因此,若要掌握貝多芬的音樂語言,除了需要以「人」的角度去理解作曲家外,也要從歷史的切入點去詮釋其作品。

 

不以「美」取悅

歐康納被公認為演繹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而當晚他在港的演出也教人佩服。這位鋼琴家的演奏著重音樂的輕響與音色對比,用以表達各個音樂主題的獨立個性。他的琴音說不上是漂亮或華麗,有很多時候甚至是粗獷和暴力的。但這並非筆者對鋼琴家的批評,因為貝多芬的樂曲確實需要這些音調來凸顯其中的衝突與掙扎。歐康納彈奏的時候,強調音樂的結構與連貫性,音符此起彼落,樂句環環相扣,他甚至在樂章之間不作任何停頓而直接進入下一樂章。聆聽這樣緊湊的表演,聽眾簡直難以找來深呼吸的機會。然而,令筆者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歐康納處理的慢板樂章有點兒平鋪直敘,欠缺細緻的情感表達。按筆者的理解,貝多芬每當在短樂句寫上密集聲響記號的時候,往往示意一種語氣的變化,而不是要求單純的音量轉變。奈何,當晚鋼琴家的詮釋比較貼近後者。

 

整體來說,歐康納的演奏以率直見稱,當中沒有任何花巧成份,一切流放自然。筆者當晚感受到的,絕對是一個不用甜美的琴音取悅聽眾的表演,鋼琴家敢於衝破「美」的框架,以揭示貝多芬音樂的最深刻內容。


(原載於2014年3月8日《經濟日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個人簡介: 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及英國倫敦大學Royal Holloway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