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疊配文》演出的問題
文︰陳恆輝 | 上載日期︰2014年3月3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Benny Luey
節目︰疊配文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7A班戲劇組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院
日期︰10/11/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今年11月初,由一休(梁承謙)領軍的劇團7A班戲劇組,上演前捷克總統、詩人及劇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的重要作品The Memorandum。故事發生在某國某局的某一天,局長發現收到一封由古怪文字寫成的備忘錄,後來他知道這原來是副局長苦心經營的計劃,於是,內部權力鬥爭開始……

 

「關於我的戲劇,我還能説甚麼呢?我的戲劇決不屬於先鋒派。我這麼說的意思是我忠誠於荒誕派戲劇的傳統。」

- 哈維爾

《來自遠方的拷問 哈維爾自傳》208頁

 

六十年代,哈維爾在巴魯斯特拉德劇院工作,當時劇院正上演由卡夫卡的存在主義小說改編的《審判》、荒誕派作家的作品如貝克持的《等待果陀》及尤內斯庫的《禿頭女高音》等劇,所以他對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非常熟悉,寫作風格亦受到他們影響。這個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有《花園宴會》、《備忘錄》(即《疊配文》) 及《愈來愈難集中精神》。作品經英國戲劇學者馬田.艾斯林「驗證」,歸入「荒誕派戲劇」的劇種。細讀他這三個作品,可以發現構成他作品的元素分別是:

 

卡夫卡作品中主人公所面對的困境及生存狀態+貝克持作品的重覆結構及音樂性+尤內斯庫作品中人物互相溝通的不可能和語言的陳腔濫調

 

我以以上的公式去研究這個演出,發現了三個問題 :

1. 欠缺機械式的重覆及節奏感

哈維爾在一些訪問中表示自己不懂音樂,但十方喜歡音樂,他六十年代的劇本往往充滿音樂感,節奏明快,而且喜歡利用機械式的重覆來呈現喜劇模式的荒謬感。現在導演卻選擇比較寫實的演出處理,沒有了精確重覆的特性,偏離了原劇風格,因此影響了全劇的節奏。哈維爾亦曾強調對「門」非常著重,除了它是「戲劇存在和不存在的界線」之外,「出將入相」亦能增強戲的節奏感。但今次演出卻忽略了門的處理。
 

2. 文字遊戲太著重於語句邏輯

整個戲是從一封通知書開始,故命名為《備忘錄》,但一休棄用原本劇名,用了引起連串風波的古怪文體──《疊配文》作名字,可見導演將重點放在文字語句的荒誕性上。於是,戲中疊配文導師的教學內容被逐句拆解,與觀眾一起在「象牙塔」內。疊配文導師其實就有如尤內斯庫的《課室驚魂》中教授,長篇大論其實都是無須認真的語言遊戲,疊配文導師應如木偶或一部說話機械。本來機械化的荒誕處境,因現在的處理而變成太人性化的冗長時刻。

 

3. 忽略陳腔濫調的處理

哈維爾認為許多口號及美麗言詞都是陳腔濫調。在演出中,局長最後對Marie的獨白就太過「真誠」,而這段獨白其實是一個「美化」自己隨波逐流的「宣言」,觀眾應該批判他的說話而非移情,當聽到Marie讚賞局長時,觀眾應該覺得可笑。

 

場面調度方面,我很喜歡「行屍走肉人群」的空間及人物狀態的處理,這是全劇的亮點及主要訊息,一休能夠善用空間,製做戲劇性的最後張力。服裝及髪飾亦加強了單調及重覆的荒誕感。

 

一休近年喜歡將經典劇本改編或進行文本與台詞的實驗。今次《疊配文》少了實驗,卻著重寫實的表演風格,利用精準的台詞來進行說理,偏離了原劇的風格,走向另一個方向,反而令我聯想起存在主義戲劇而非荒誕劇。


(原載於2014年2月《劇場閱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