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的歷史故事》的主角非鄧世昌,而是鄧寬。鄧寬的父親是鄧世昌,但這鄧世昌並不是歷史上為國捐軀的清朝海軍將領,而是一位平民小卒。鄧寬抗議教歷史的衛老師評他的歷史作業不及格,便「玩失蹤」逃學,躲到荒山野嶺,他感受飢寒交迫之餘,也陶醉在自己編造的歷史故事,伴隨他的有好同學阮嘉卉,聽他傾述心事和故事。另外,在學校中,有接近退休年紀的男歷史老師和帶「緊張精神」的女數學老師,還有偶爾只聞聲音不見其人的校長。在三人的談話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本質、及為教育下一代的服務態度等問題。
劇中的歷史老師,有他對歷史和教學的一套,而數學老師的作用似乎是讓歷史老師有個說話的對象,但數學和歷史是有趣的對比。數學雖抽象,但它有根本的屬性,數學家講求定理和證明,至於歷史,確變成經過改編的歷史故事,加上了符合政治形態、社會道德、倫理界限的內容。前者是比較客觀和不變的,而後者帶有主觀,隨時隨人隨地有不同的詮釋。
舞臺的應用和設計上別出心裁,台左是鄧寬和阮嘉卉的野外景,後面有平臺,上面有樹幹,有晾衣服的繩線,有皮影的螢幕,平臺以新月形的步行道向下延伸到台前的地面。樹幹上和地上寫了「鄧世昌」,這三個字只有在某時某刻特別的燈光的照耀下,以綠色呈現,像是強調鄧世昌留名青史。台右是教職員室,有書桌和書架,兩位老師在此討論、問答、埋怨、吃飯。學生的野外世界有點超現實,老師的辦公室確是屬於現實生活的。兩個空間明顯分隔,甚至讓部份觀眾感覺鄧寬與阮嘉卉已在另一個時空。
歷史人物鄧世昌有一隻狗,命名「太陽」。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太陽」也以「皮」狀,在皮影戲中呈現出形態,效果栩栩如生。太陽一直在鄧世昌將領的陰影下,就像鄧寬和他的父親一樣。皮影戲成功的增加虛幻的效果,也把鄧寬自身的世界和歷史故事的境界清晰地劃分。
最後第二幕,筆者看不懂爲什麽蘋果突然間反地心吸力在空中迴旋,鄧寬與阮嘉卉對蘋果窮追不捨,蘋果把鄧寬與阮嘉卉帶到了老師那兒便掉落在地上。筆者猜想,這是不是亞當和夏娃想偷吃禁果,而「被趕出」伊甸園?亞當和夏娃,兩位世人的始祖,偷食禁果造成人類罪惡的開端,這也開始了歷史的惡性循環。
在主題方面,筆者認為此劇清楚帶出人是從片面的歷史故事明白歷史,而歷史故事未必是全部的事實。台詞方面,提到了人們並未從歷史上得到教訓,但似乎未帶出劇中人是哪一事件,重蹈前人覆轍後而得到特別的回響。至於教育的命題,劇中呈現了教育工作者對現實的妥協,也沒有較滿意的解決方案。
演出未開始時,等待的觀眾聽到古今中外名人的金玉良言,這些名人,包括德蘭修女、毛澤東、柏拉圖、陀思妥耶夫斯基、愛迪生、叔本華等等。劇終後,我回想起這一部份,不禁自問,我明白他們想教導後世些什麼嗎?體會到他們的滄桑嗎?我聽懂了話中的奧妙和精髓嗎?他們是說些他們以為世人想聽的話,還是道出肺腑之言?如劇中的一句,「地球繼續轉動,歷史才有意思。」後人繼續揣摩前人的事蹟,但未必有吸取教訓。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