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後評(第三十七擊至第八十擊)
2013年11月30日 - 2019年12月31日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

第五十擊:《劇場實驗計劃:In Search of Utopia》 

“The stupidity of people comes from having an answer for everything. The wisdom of the novel comes from having a question for everything.”

 
- Milan Kundera, 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
 
人類都有過一個共同的願望,便是為世間萬物尋找一個終極的答案, 一個理想的世界, 一個「烏托邦」。然而,不知不覺間, 我們的追求變成了掌權或謀利的工具 ,成就了反烏托邦 (Dystopia) 的誕生。
 
是無意間帶來的結局? 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理想的終站,等著我們的是甚麼?
 
我們終會在沒有黑暗的光明中相見嗎?
 
觀賞場次: 2018年7月1日,晚上8時,天邊外自由劇場  
藝評人:陳一云、黎曜銘
 
 

------------------------------------------------------------------------------------------------------------------

第四十九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對倒.時光》 

歷史如對倒的迷宮,
一切只是隨機偶遇下的結果嗎?

 

繼《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後,前進進藝術總監陳炳釗再次取材本地經典文學,與《竹林深處強姦》火爆編劇黃呈欣聯合編劇,撞激火花,以劉以鬯《對倒》為主、《打錯了》為副,結合董啟章評論創作〈對倒《對倒》〉,續寫故事的現代版下集大結局,構成層層遞進,好玩又充滿敍事趣味的文學改編劇場。

 

舊香港,旺角街頭,異鄉人淳于白在紛擾中遊走,懷緬過去;本土少女阿杏在鬧市中遛躂,憧憬未來。一老一少,彼此打量、互相排斥......

 

近未來,年青攝影師與港漂女生沿著昔日淳與杏的足跡,走進同一間茶餐廳。隔著一面鏡子,彼此窺伺、互相猜度......

 

四個對倒式的生命,在不同的時空中邂逅,映照出的是生命中的另一種可能性,還是無路可出的命運輪迴?

 

觀賞場次:2018年6月15日,8pm,前進進牛棚劇場
藝評人:賴勇衡、盧宜敬
 

 

------------------------------------------------------------------------------------------------------------------

第四十八擊:大館開幕季開幕表演《夢幻之馬》 

《夢幻之馬》為法國不具名劇團的演出,一群身穿奇幻白衣的表演者,在交響樂指揮下,幻化成閃亮夢幻的白馬,穿梭於大館建築之中。《夢幻之馬》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演出,包括法國、英國、西班牙、俄羅斯、意大利、丹麥、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今次來到大館,將帶給觀眾奇幻華麗的旅程。 
 
觀賞場次:2018年6月1日,7:45pm,檢閱廣場
藝評人:江祈穎、羅淑燕
 

 

------------------------------------------------------------------------------------------------------------------

第四十七擊:第一屆不貧窮藝術節 X 香港 「窮人誌」參節作品《漫步絮語》 

 

「漫步時」
我們開始問一個問題:
我們在一個農場說這些故事有意義嗎?
為什麼他要聽我們的故事?
為什麼她要聽一個別人的故事?
為什麼你要和我們共渡這一個小時?
每天我們都在問我們自己這個問題,
說完這些故事以後,我們和你們的生活會有不同嗎?
但有件事我們是十分肯定的:
在那個下午,我們很想感動你們。
 
觀賞場次:2018年5月19日,4pm,大欖隧道轉車站農場 
藝評人:羅斌惠、黃寶儀
 

 

------------------------------------------------------------------------------------------------------------------

第四十六擊:orleanlaiproject《肖像曲》 

 

以紀錄電影為起點,中國崑曲藝術家楊陽和日本能劇藝術家鵜澤光,兩位不同背景地域的表演藝術家述説著他/她們追尋理想與面對生活現實的矛盾、在當下社會中如何繼承傳統及發展的掙扎和挑戰。當代聲樂藝術家 Olivia Salvadori 唱出一首首混音版西洋歌劇詠嘆調,從普契尼到Vaporwave,以女高音式詠唱與兩種東方劇場傳統比照互動。
 
紀錄的形式從螢幕延伸至舞台,結合古典與前衛、旋律與噪音、程式與即興的樂章。三位藝術家進出於個人經歷與經典故事,從現實與虛構的角色之間發現自己與表演藝術的交織關係。他/她們在鏡頭之下和觀眾面前一同跨越歌劇與紀錄劇場的形式,創造出跨文化舞台傳統的混種演出。
 
觀賞場次:2018年4月29日,4pm,香港大會堂劇場
藝評人:鄭政恆、黃慧儀

 

 

------------------------------------------------------------------------------------------------------------------

第四十五擊:藝穗會體驗劇場《她和他意識之流》  預演場)

凝結在藝穗會時空的Ben,與不存在於時間的Christina,連同幾名徘徊在意識之流的人物,在看似同一個地方,也許是一個故事裡,等着你,闡述他們各自表述的,愛情與經歷。
 
延續大受好評的體驗劇場《她和他的時間之流》,今年四月藝穗會邀你再次探索這幢百年建築,讓觀眾於難以界定為劇場或展覽的地方自由歷險。 
 
演出由甄拔濤編劇及導演,及資深劇場導演及演員胡智健聯合導演,另有 「香港藝術發展獎2016 - 藝術新秀奬(視覺藝術)」劉學成為美術指導,再一次讓藝穗會百年大樓化身時光隧道, 讓觀眾在意識層裡的不同房間之中,找尋她和他,及殘留在這片地方裡的回憶、感受。
 
觀賞場次: 2018年4月26日,8pm,藝穗會 
藝評人:葉智仁、阮蔚藍
 

 

------------------------------------------------------------------------------------------------------------------

第四十四擊:劉銘鏗創作《不太完整的棲息在大地》

上班族「半邊先生」早上發現鏡裡面的自己消失了,
在鏡外的世界,疑似不平凡的人和事正排著隊來報到:
望天的女孩不是望天;
士多老闆的五毫子比五毫子珍貴;
辦公室的同事齊齊上月球;
茶水間阿姐兼職宗教領袖;
 
貓和雀仔高談理想為何物……
都市裡奇幻的一天,為這只有半邊身體的人帶來非一般的啟示。
 
人稱 「神父」的劇場燈光設計師劉銘鏗,
再度親手製作立體書、靈活多變的機關和道具玩意,
與邵美君重遇於「立體書故事劇場」破天荒、抗地老合作,
以神奇表演風格建構出故事舞台。
說書人的動人演繹、如詩似畫的劇場意象,
幻化成神奇的表演風格,與觀眾一同細看近在咫尺的城市故事。
 
觀賞場次:2018年4月14日,8pm,前進進牛棚劇場
藝評人:羅淑燕、賴閃芳
 
 

------------------------------------------------------------------------------------------------------------------

第四十三擊:中英劇團《羅生門》 

男人說是自殺,女人自認兇手,大賊自辯一切由風觸發……

 

一樁命案,四人涉事,各自說出經過,情節差天共地,案件如謎,唯一確定的是人心隔肚皮。

 

黑澤明電影《羅生門》成為經典,因為故事天天在人世上演。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兩篇短篇小說《羅生門》及《竹林中》,美國編劇Fay Kanin及Michael Kanin於1959年改寫成同名舞台劇,於百老匯上演,獲提名東尼獎三大獎項。

 

中英劇團邀請黃龍斌執導這部歷久常新的好戲,他將用大量形體語言及群戲,多層次地刻劃角色的內心掙扎,以當代手法為經典名劇賦予新演繹。

 

觀賞場次:2018年3月31日,8pm,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藝評人:袁潔敏、邵善怡

 

 

------------------------------------------------------------------------------------------------------------------

第四十二擊:艾菲斯劇團與Inspire Workshop《姐姐》 

可能她們:

背負更大的家庭重擔;
更懂得保障自己;
更了解少主;
更高學歷;
更視對方為家人;
更希望劃清界線。
 
可能她們,更幸福,更快樂。
可能我們對她們的了解,遠比實況來得少。
 
加入了僱傭關係的家庭是怎樣的一回事?外傭來港工作,背後有甚麼故事?兩地家庭的孩子們又如何成長?在有近35萬名外籍家庭傭工的香港,創作團隊嘗試以自身不同的起點,劃出各個不同身份的生命軌跡。
 
觀賞場次:2018年3月25日,6pm,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藝評人:江祈穎、吳俊鞍
 

 

------------------------------------------------------------------------------------------------------------------

第四十一擊:第四十六屆香港藝術節《夢與狂妄》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從不妥協的低調法國導演雷吉,是實至名歸的簡約禪意美學大師。戲劇的語言,在他的劇場裏,找到了最純淨的詩意;演員在他的指導下,洗盡鉛華,找到了真實的存在;佈景、音響、光與影,點染游離,是夢的裝置。

 

在60分鐘幽暗與靜默的舞台上,詩人在明明滅滅的深淵遊蕩,道出一個天才的夢與迷惘,一字一句,迴盪着狂喜、痛苦、掙扎、生與死。與雷吉合作無間的著名演員恩.布度,一氣呵成演繹這首艱深長詩,感情一瀉如注,純意識流演技令人讚嘆。

 

克勞德.雷吉於當代戲劇界舉足輕重,六十多年來演繹過無數極具影響力的當代作品,包括英國劇作家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奧地利著名作家彼得.漢德克、法國小說家杜拉斯、英國傳奇編劇莎拉.肯恩等的重要劇作;著名法國演員珍妮.摩露、伊莎貝.雨蓓、傑拉爾.德帕爾迪約等均奉雷吉為導師。

 

觀賞場次: 2018年3月10日,4:30 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藝評人:陳國慧、盧韻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