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艾德敦(© Cheung Chi Wai)若能把時光倒置,回到1974年1月11日,我們便可親身見證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當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管弦樂團」在林克昌的指揮下,完成了樂團職業化後的首場音樂會,成為香港音樂,以至文化藝術發展的里程碑。
若要追溯香港管弦樂團的歷史,可追尋至它的前身,於1895年成立的「中英管弦樂團」,到1957年它才改名為香港管弦樂團,然而樂團還處於供樂手工餘時玩樂的層次。踏入七十年代,香港的文藝活動日益增加,香港管弦樂團的演出也開始備受關注,樂團遂於1973年3月「香港藝術節」完結後宣布職業化的消息,接著進行一連串相關工作。經過差不多一年的努力,香港管弦樂團終能成為香港首個職業西樂樂團。
轉眼間,「港樂」經已踏入職業化的第四十個年頭。回首「港樂」四十載,它過得毫不平坦,曾經歷各式各樣的難題,包括管理問題、人事問題、入座率不振、資金壓力等,它都順利渡過。這些經歷都成為寶貴的經驗,不但有助「港樂」發展,也能讓其他藝團借鏡學習,因此「港樂」不但推動香港音樂,它對本港文化發展亦有深遠的影響。而踏入職業化四十年的「港樂」,此時也正值一個新時代:新任音樂總監上場的第二季、更改了標誌和宣傳品設計、新的樂團首席履新不久,這些新改變雖一度惹來一些抨擊,但無礙「港樂」的演奏水準。
為慶祝這個特別的樂季,樂團將在2014年1月舉行《港樂四十周年復刻音樂會》,回到它昔日的主場香港大會堂表演。表演曲目更刻意選擇「港樂」職業化後首場音樂會的樂曲,包括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當日演奏的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則改為《第三鋼琴協奏曲》。
《艾格蒙序曲》是貝多芬於1809至1810年寫成,當時他正在為歌德的劇作《艾格蒙》譜寫配樂。艾格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他在十六世紀帶領荷蘭革命軍反抗西班牙的迫害,可惜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貝多芬對這種充滿英雄氣概的形象十分著迷(當時他正處於第二個創作階段——英雄時期,創作了多首代表作,包括第三交響曲《英雄》),因此非常樂意接下這份工作。他為這套劇共譜了十首樂曲,分五個部分,序曲反而是最後完成的一首。整套《艾格蒙》配樂較為冷門,不常聽到,唯獨是序曲經常被各大小樂團演奏。
當貝多芬聽過莫扎特的《c小調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後,激動不已,覺得此曲只應天上有,並觸發他創作新鋼琴協奏曲的靈感。但他一直到1976年才開始動手,期間因各樣事項令他斷斷續續地譜寫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到1800年才完成當中的重要部分。此曲在1803年首演,由作曲家本人擔當獨奏。首演時還有一段小插曲:據當時為貝多芬翻譜的Ignaz von Seifert憶述,他看到譜上不是空白一片,就是寫有一些不明所以的符號,認為貝多芬是在憑記憶彈奏。這首樂曲明顯受到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所影響,除了同是c小調(這是貝多芬唯一以小調譜寫的鋼琴協奏曲),它的開首部分與莫扎特的亦很相似。
說起「命運」這個命題,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音樂家必定是貝多芬,第二個準是柴可夫斯基。柴氏的《第四交響曲》就是由一個代表命運的音樂主題貫穿,創作於十年後的《第五交響曲》,仍離不開命運這個主題。不過創作過程絕不順利,柴可夫斯基曾寫信給他的弟弟,表示恐怕自己再沒有靈感創作,幸好他最後仍能完成。貫穿四個樂章的命運主題由單簧管奏出,在第四樂章主題轉為大調,像是作曲家在迎接美好命運的來臨。雖然柴氏認為這是失敗作,但事後證明,《第五交響曲》是當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負責指揮「港樂」演出以上樂曲的是艾德敦,鋼琴獨奏是中國女鋼琴家陳薩。艾德敦與「港樂」淵源甚深,從1989年出任音樂總監,至千禧年卸任,前後共十一年。退任後他成為「港樂」的桂冠指揮,每季仍會指揮幾場音樂會。事實上,艾德敦見證了「港樂」眾多歷史時刻,例如樂團進駐文化中心、實行駐團作曲家計劃、多次外訪等,他本人亦因幫助推動香港的音樂發展而獲英女王頒授OBE勳章。所以由他執棒指揮這場具特殊意義的音樂會,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
指揮:艾德敦 | 鋼琴家:陳薩(© Hong Wei) | 鋼琴家:陳薩(© Hong Wei) |
《港樂四十周年復刻音樂會》
演出團體:香港管弦樂團
日期:2014年1月10-11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期待度:☆☆☆☆
作者簡介: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熱愛音樂與文字,遊走於琴鍵和紙筆上的黑白之間。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CM Singers和Zense的成員,亦曾參與多個歌劇的演出。經常在各文字媒體發表樂評及評論。
照片提供:香港管弦樂團(© Cheung Chi Wai & Hong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