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號 看不見的舞台-表演藝術的出版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青年劇團「她說」
文:李采妍

對於我和身邊不少八、九十後的朋友而言,工作賺錢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工作之餘找渠道表達心中的信念和情感,也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環。當中有些朋友會分享個人旅行經歷、發表文章和到合唱團義教等,而透過戲劇去表達自己也是不少朋友選擇的途徑。

 

我剛剛訪問完的藝團「她說」(HerStory)也是由一群十分執著於表達自己的年青人組成。「她說」成立於2011年,是一個新晉實驗劇團,他們成立初期只有三位主要成員,現在已發展至有五位骨幹。他們在大學時期分別修讀電子工程、翻譯、精算、哲學和現代舞,而把他們牽引走在一起的就是戲劇。

 

從性別議題開始

「她說」的兩位成員羅穎妍(Miu)和黃漢樑(Wilfred)表示,以前在中大讀書,劇社的創作氛圍較自由,可讓他們透過戲劇探討一些感興趣的議題,於是他們在大三的時候創作了《月事》這個舞台演出。《月事》的靈感來自《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他們也想創作一個關於女性的本地故事,遂以月經出發,探討女性主義。其後,他們成立了劇團「她說」,繼續關注性別議題,並把《月事》改編成《月事.說》重演。這深化版本的題材不再局限於月經,例如做資料搜集時就訪問了剛分娩的母親、跨性別人士以及從沒月經的女性。創作演員把這些人的故事編成劇目,稱之為「紀錄片式身體故事劇場」。此外,他們還向不同藝術家收集關於性別議題的作品,作裝置聯展。

 

這次演出過後,還有一個延伸計劃:「她說」跟「Anti480 - 反性暴力資源中心」至今已合作了一年,劇團透過中心接觸到一位性暴力倖存者,把她的經歷編成十五分鐘短劇,並於大學及中學巡迴演出。配合中心的講解,希望引起青年人和公眾關注性暴力的問題,提倡性別尊重的文化。

 

性別定型和性向議題也是我常關注的。最近參加了一個感人的同志婚禮,除了見證了新人的幸福,也見證了香港社會近年對同志的態度愈來愈包容,但對其他性別議題,例如性暴力,仍是缺乏關注的。「她說」能關注這個小眾之中的小眾議題,實在令人佩服。

 

 

以劇場回應社會

Miu和Wilfred說:「年輕團體有種特質:不怕輸,敢於嘗試。」「月事」系列主要是以訪問形式蒐集劇本內容,並以形體展現。而「她說」在2012年10月演出的作品《N個被XX的革命現場》則加入了新的元素——音樂。演出糅合音樂、劇場及形體,以年輕人的角度回應當時的社會政治事件。

 

除了演出外,我發現「她說」在Facebook不時轉發有關性侵犯、二次傷害、同志平權、工人爭取權益等新聞資訊。整個社會都是環環緊扣,政治議題也是避不開的。其實我們身邊每分每秒總有大小的事件在上演,有些我們會充耳不聞,有些距離太遠我們沒有在意,有些根本不在我們認知或想象範圍內。然而,有些我們是知道的,只是沒有向別人表達我們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勇敢地表達出來,說不定能感染身邊的人,為他人帶來正面的改變。

 

作為年輕人和年輕的藝團,我相信「她說」還有更多魄力和熱情去涉獵更多話題。就像他們所說,他們年輕,所以「不怕輸,敢於嘗試。」

 

「不滿足」的心態促成藝術節

他們最近的一項「嘗試」就是去探索劇場美學有沒有革新的可能,這想必是許多想走得更前的青年藝術工作者思索的問題。明年一月,「她說」將會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的小型藝術節就是以此為主題。

 

「實驗性,源自一種不滿足。對於眼見的美學觀念或藝術創作不滿足,才會想:劇場會否有更好的表達?還能產生些甚麼?這種不滿足的躁動正是我們辦藝術節的原因。」

 

那麼他們已經找到了劇場美學革新的可能性嗎?這從Miu和Wilfred的作品中可見一斑。Miu會在這個藝術節中負責一個半小時的讀劇展演,劇目是英國劇作家Caryl Churchill 2012年的作品Love and Information。Caryl Churchill是當代劇場的先行者,與Sarah Kane、Mark Ravenhill、Martin Crimp等被形容為歐陸新文本風潮。而Love and Information一劇的特色是透過語言文字,反思資訊是否局限了我們對人與世界的認知。

 

另一邊廂,Wilfred則著意從語言外另闢途徑,去解決語言帶來的問題和局限,嘗試利用身體、形體或精神狀態去叩問我們看到的表象。他深受法國戲劇理論家Antonin Artaud的影響而創作。Antonin Artaud主張以接近宗教儀式的經驗帶領觀眾經歷一個洗滌的過程,從而在劇場內尋找生命力和飢餓感。在戲劇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段已不再是舞台對白,而是形體語言。Wilfred會在藝術節參與一個形體演出,從身體出發去尋找心中的劇場美學。

 

靈感源自習作

這個小型藝術節,也稱得上是「她說」一整年的內部學習計劃成果。這群年輕人會定期聚會,談個天南地北聯絡感情,亦會有特定主題的學習活動。

 

「我們有份每月習作,叫Solo Act,每次找一位成員向大家展演。那可以是發表自己拍的影片、音樂表演、新文本介紹討論,分享最近看過的劇場演出等。在過程中我們能體驗如何獨力完成一件事,以及接受成員不留情面的意見、批評。這些都是學習過程,當給予別人意見的時候又會發現自己觀賞事物的角度。我們有著不同背景,當各人的美學觀感凝聚在一起,究竟如何以一個團體去作藝術美學研究呢?」藝術節正好是一個平台,讓「她說」的年輕團員綜合他們在劇場美學上的發現,告訴觀眾他們看到的革新方向。

 

後記

訪問那晚,閒談著就不經意過了一個小時。我覺得「她說」兩位成員Miu和Wilfred是很熱血的人,他們大學畢業後在藝團當行政人員,並在工餘投入時間和心血去經營「她說」,實在需要很多熱情和魄力。

 

年輕人在香港搞藝團遇到的困難通常是找場地難、找資金難、找觀眾難。但有心的話,很多所謂的難題在著手實行時就會逐漸迎刃而解。就像「她說」能從一群一起搞戲劇的大學生,變成自己籌辦藝術節的實驗劇團,就足以證明凡事都有解決的方法,只要你有足夠的熱情和魄力。

 

我最欣賞「她說」的地方,就是成員們會恆常聚會和輪流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不同背景技能的人能互相觀摩、分享和學習,點亮彼此的宇宙,亦從而建立默契與溝通合作的方式。這種夥伴關係不容易建立,要維持則更難,所以特別值得珍惜。

 

 

作者簡介: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三年級生、「香港藝術節」實習生及StageTV義工。喜愛劇場,並擔任各藝術節目義工。最近演出:「香港合唱新力量」音樂劇《喜歡,然後?》、國際綜藝合家歡《你,唱得喜?》,「演戲家族」《音樂劇歌唱技巧工作坊學員SHOW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