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5月,哈維爾(Vaclav Havel)受邀到紐約訪問,新上任的公共劇院 (Public Theatre) 藝術總監約瑟夫.帕普(Joseph Papp),製作他的《通知書》(Vyrozumění / The Memorandum)在紐約首演。這是哈維爾的劇作第一次在美國演出,當時他32歲。等到哈維爾6月底回到布拉格後不久,隨即於8月20號,發生華沙公約坦克開進布拉格,中斷了試圖以人性化臉孔改造社會主義的布拉格之春運動。之後,《通知書》獲得1968年外百老匯的奧比獎(OBIE Awards)最佳外國劇本。可惜哈維爾已無緣親自接受這份榮耀,只能由帕普代他領取。
哈維爾1960年代的三個劇本分別是《花園宴會》(Zahradní slavnost/ The Garden Party)、《通知書》與《愈來愈難集中精神》 (Ztižená možnost soustředění/ The Increased Difficulty of Concentration)。雖然《通知書》是第二個劇本,但實際上,卻是他最早開始創作的。哈維爾開始加入劇場圈,是1959年在ABC劇院(Divadlo ABC)擔任後台工作。當時他剛讀完荒誕劇大師尤涅斯柯 (Eugene Ionesco)的《椅子》 (Les Chaises / The Chairs),劇中的怪異對白讓他印象深刻。於是,哈維爾靈機一動,決定要寫一個關於一種自創語言的劇本。他與在唸數學的弟弟伊凡(Ivan)討論此事,伊凡憑直覺取了一個名為「Ptydepe」的人造語言名稱,之後又給一段他自己設計的Ptydepe語。於是,哈維爾利用工作之餘暇,完成了《通知書》的初稿。1960年,哈維爾被挖角到欄杆劇院(Divadlo Na-zabradli),他將《通知書》初稿拿給藝術總監維斯高奇爾(Ivan Vyskoil)看,但維斯高奇爾卻勸他先不要管這個劇本,並給哈維爾另一個寫作功課──這就是之後讓他在布拉格劇場圈聲名大噪的《花園宴會》。
《通知書》有十二場,講述一個不知名的機構,局長葛羅斯有一天收到一份用奇怪語言寫成的通知書,接著他發現局裡所有人都在學習這個所謂的Ptydepe語。這個語言是為了改進自然語言的不精確而被創造,最大的原則是每個字與其他字,都必須符合「百分之六十相異原則」,所以每個字都力求冗長以避免重複。在副局長的操弄下,不懂Ptydepe的葛羅斯只好下台,重新學習人造語言。但他一直想弄清楚,他手上的通知書到底說甚麼,卻沒想到他不能得到局裡的翻譯許可,因為上面規定,任何Ptydepe的文件翻譯,都得先拿翻譯好的通知書來申請,才能得到許可。但問題是,葛羅斯想翻的,正好是這份通知書本身。於是一個荒謬的世界在觀眾面前展開,所有人說著冠冕堂皇的官樣語言,但每個人利用上班時間,去外面購物或是享受公家供應的餐點,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正經的,但他們的行為卻又如此可笑。到了最後,老是學不好Ptydepe語的葛羅斯,終於找到小秘書願意為他翻譯通知書,他才知道這份通知書,說的是另一件事,於是他展開了最終的反攻計劃⋯⋯
在《通知書》中,語言是關鍵議題,這絕對是上承荒誕劇傳統。米蘭.昆德拉說得直接,他說:「沒有尤涅斯柯這個榜樣,人們就沒辦法想像哈維爾。」透過《通知書》,我們會發現哈維爾呈現了語言是在何種結構與機制下,變得不知所云,最後與現實脫節。不過哈維爾與貝克特或尤涅斯柯的荒誕劇前輩之間,最大的差異也在這裡。貝克特與尤涅斯科的劇本經常體現了一個世界的荒誕感,卻沒有探索這種現象與國家機器之間的關係。語言的腐敗,在捷克人哈維爾的經驗中,絕對是脫離不了政治的。荒誕劇研究大師馬汀.艾斯林(Martin Esslin)在他的《荒誕派戲劇》(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第三版中,分析《通知書》的內容是「哈維爾透過不同語境的反覆的重複,讓他成為反諷的大師。在對官僚主義程序進行嘲弄的背後,在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語言遊戲的背後,還有第三層意義:葛羅斯就是每一個無窮無盡地陷入徒勞爭取地位、權力與認同的那種人。」
《通知書》綜合卡夫卡與尤涅斯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風格,精準地描述了共產黨統治下的捷克,所具有荒謬官僚主義與語言貶值現象。這幾乎是所有極權主義的特徵,它們總愛高喊偉大的領袖,偉大的救主,事事都要服務崇高的人民,但最空洞的語言,也不過如此。哈維爾以他東歐共產主義的生經驗,透過劇場,呈現了這種語言與政治的雙重荒謬現象,刺激觀眾擺脫這種不真實,去活在真實當中,這就是哈維爾在戲劇與政治中,不斷持續努力的目標。
布拉格之春後,1970年代冷冽的捷克政治環境,即使作品被禁,下放釀酒廠,卻依舊沒有改變哈維爾對人性的熱情。1977年,哈維爾因為支持搖滾樂團「宇宙塑膠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而發起七七憲章運動,主張言論自由的權力,觸怒當局而於同年入獄。1983年,在國際壓力下,哈維爾被釋放出獄。1984年,帕普來布拉格拜訪哈維爾,專程送來的當年《通知書》獲得奧比獎的得獎證書;為了避免入境時被發現,被框好的證書還刻意被藏在皮箱底部。總之,這張遲到十六年的通知書,終於落到哈維爾手中,暗示了他終將反敗為勝,成為捷克總統。
編按:
此文論及之哈維爾文本《通知書》(1965),為7A 班戲劇組製作《疊配文》的改編來源。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