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13年4月17日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小西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
轉眼間,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辦事處已經第五次合作,舉辦「藝評寫作導領計劃」。「藝評寫作導領計劃」始於2006年,除了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康文署藝術節辦事處合力策動,也跟多間大專院校合作,「旨在鼓勵年青人深入認識表演藝術,提高他們在欣賞、分析及評論作品的興趣及能力。」
作為資深藝評人、藝評活動家以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筆者近年不時有機會透過講座、工作坊、課程等等形式,跟年輕人分享自己對表演藝術與評論的看法與經驗。跟一般人以至文化界認為「藝評荒蕪」的嘆喟不一樣,就我的觀察,我卻發現愈來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表演藝術與戲劇評論感興趣,本書結集的評論文章,或可茲佐証。
這或許跟香港表演藝術近年的興旺發展有關,就我所接觸到的年輕觀眾來說,他們最終或許不會以劇評為志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戲劇世界充滿的好奇與渴求,希望透過戲劇評論進一步了解令人目眩的舞台世界。
本書所收之文章,水平容或有高低之別。但藝評的優劣,關鍵往往在於識見的高下,而識見是時間浸淫的結果,急不了。在此,文章結集的意義,也就不在於傳世,而是為這個起點,留個念。 不過,藝評人一般的生命週期較短,大多是二三十歲、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 或許因為對藝術的熱情與好奇,而且較有餘閑,需肩負的世俗責任較少,所以大多能花上數年時間,投入藝評寫作,直至年事漸長,俗務纒身,便慢慢淡出。換言之,藝評從不乏人,當然,能夠堅持留下來,繼續在藝評領域馳騁的,始終是少數。然而,相對於專業化年代以前,現在要進入藝評這個領域的年輕人,他們所能夠享有的條件肯定優渥了許多,大小的講座、研討會與工作坊,還有各種有關藝術與評論的書刊,就更是垂手得來,「起點」肯定要比我們那一代以及我們的先輩,高了許多。
但願「藝評寫作導領計劃」會是這樣的一個「起點」。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