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沙律殺人事件
文︰謝穎兒 | 上載日期︰2006年2月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沙律殺人事件 »
主辦︰三十路組
演出單位︰三十路組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日期︰12-15/01/200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日本劇作家別役實的荒誕劇《沙律殺人事件》,由居港日本人E-RUN執導。雖然是香港的演員以粵語演繹,也由於E-RUN本身為日本人的關係,無論是演員的說話、動作甚至細緻到每件道具,都充滿日本味道。對香港的觀眾來說,感覺很新鮮。


《沙律殺人事件》故事內容簡單得可以,故事由一對夫婦從女兒的喪禮回來開始:一對夫婦為了得到保險金而殺死女兒之後,一天天地等待著久久未有消息的保險金,直至劇終還是無了期的等。觀眾一直看著犯罪者的心理狀態─他們極力地掩飾內心的不安、內疚與及喪女之痛(觀眾尤其感到父親很疼愛女兒),他們一方面逃避現實(如:太太不情願致電保險公司追問消息、丈夫把終日自困於家中),一方面又盡力地、甚至不斷想法子去表現「一般」。


這些微妙和複雜的心理狀況,並不是由演員說出內心獨白,也不是由強烈的情緒表現出來,而是用看似冷靜的面孔、平靜的語氣與及相方對話似能接上又不能接上之間的言外音(SUBTEXT)之中,慢慢滲出來。這樣的效果,令觀眾有機會細嚼角色的心情,用心去意會他們,而不是主動的讓你知道。


論劇情而言,可謂平淡得悶人。觀眾一直陪伴著夫婦在等、等、等……我們和夫婦都希望,會有甚麼事情會發生,甚麼都可以,總比不知如何熬時間好過得多。《沙》劇成功的將觀眾拖入戲中,我們一直看,一直很渴望知道消息,到底他們可以瞞天過海?還是被查証而被捕?起碼有個了斷,不用這樣難熬。但劇本卻很絕,就是最終仍不讓你有了斷的滿足。這也挺實在,想我們在現實中也有無數次難耐的等待,最終何時會了斷,大抵也不是咱們可以控制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夫婦殺人的目的和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在之後的事情。觀眾若當作偵探故事般去嘗試重組案情,大概會失望。其實整個故事與收音機廣播的一則「因一盒沙律而殺人」的新聞沒甚關係,但卻點出了一件事:殺人的動機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不合理,但對殺人者而言,這就是他(們)的原因,大家可不用費勁去揣測太多。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