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債務的悲劇性
文︰鄧正健 | 上載日期︰2006年5月17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老竇 »
主辦︰劇場空間
演出單位︰劇場空間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9-12/3/200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親情從來不是必然事,如果我們以為「百行孝為先」,也僅是一種信念,而不是生命的常態。我們有時會聽到「生娘不及養娘大」的故事,但這種故事到底只是宣揚孝行的意識形態機器。我們不敢承認,但必須承認的是,人性並不光輝,而且是晦明不定,所謂道德上的「美好」大都只是一些「媚俗」的選擇。

 

《老竇》一劇提醒了我們:養育之恩不只是一種恩情,也是一種債務。劇中的兒子澤棠(杜施聰飾)在父親(馮祿德飾)死後回到老宅,除了收拾遺物之外,本來就是為了了卻這場養育的債務。但當他狠然拉開老宅大門,馬上便陷入漫長的回憶之中,過去的生活片段紛至沓來,那個惹他煩厭的父親形象成為了他的夢魘,纏擾不休,卻又揮之不去。

 

在澤棠對自己前半生的回溯之中,我們知道他一直看不起這個不是親生的父親。這個父親沒有尊嚴、沒有骨氣,對人態度總是卑躬阿諛,在澤棠心目根本沒有份量。但正正就是這種缺失,他便要承受著一種「恩情的債務」。澤棠是孤兒,半生以來一直都不知道親生父母在哪裡,而且也沒有尋找自身來源的慾望,也就是說,澤棠承認了自我生命的拋擲性:他沒有來源,也沒有先天的生命意義。因此,當他在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這沒有必然性的父親恩情,就成為了一種債務。這種債務,澤棠既不願意負擔,也不願意償還。

 

自澤棠青年時代開始,他一直逃避著這項債務,他必須看不起父親,也必須藉著工作和婚姻以逃避債務。可惜,他的努力顯然是徒勞無功的。他的回憶本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家族史,而是從回憶中所抽取出來的片面書寫,回憶中,他試圖跟青年的自己(李俊傑飾)對話,令本來只可能線性呈現的家族史法則被徹底打破,於是這段回憶馬上便轉化為成年澤棠企圖改寫歷史和逃避債務的場所。只是,當澤棠發現父親把家用全都留給他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債務不僅沒有還清,更是永不可能還清。

 

澤棠的生命根本不具備拋擲性,而是充滿悲劇性。本來他可以在父親生前以親情償還債務,而他卻選擇了以對父親的否定和肉身的逃離來賴帳。只不過,他到底不能狠下心腸,於是當他選擇將家用從星加坡寄回去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放棄徹底的逃避。結果,性格和選擇驅令他墮入悲劇的命運:他努力逃避這場恩情債務,但自己的選擇又令他重陷債務之中,現在既然父親已死,債務最終無從償還。於是,澤棠只有永遠背負著父親的夢魘,直到肉身的死亡。

 

那就是一場恩情債務的悲劇:肉身只要仍然活著,「不能償還的債」都會把主體推向永劫的死亡。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居於香港,文化評論人,偶而寫詩,小說及劇場文本。修讀文化研究出身,曾任阿麥書房文化經理、《字花》編輯,現職大學講師。曾發表劇場作品《(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編劇,2015)、《安妮與聶政》(編導,2018)。著有個人文集《道旁兒》(2017),另編有評論集《憂鬱與機器──字花十年選評論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