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雨到愛之極至──看羅薩絲舞蹈團的持續探索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06年5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香港藝術節協會有限公司
演出單位︰羅薩絲舞蹈團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日期︰7,10-11/3/200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由安.德麗莎.迪.姬爾斯美嘉(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領導的羅薩絲舞蹈團(Rosas),在國際上頗有名聲,舞團的舞蹈錄像/影片作品亦非常精彩動人。雖然姬氏因病未能親自來港演出她的獨舞作品,但今年香港藝術節帶來的兩晚節目,都是水準之作,並且都能讓本地觀眾了解姬氏的創作特色及其發展路向,總算沒有失望。

 

《雨》大師示範作

 

首晚演出的《雨》(Rain)是姬氏2001年的編舞作品,全個演出一氣呵成,力量澎湃,在簡約抽象的配樂下,舞出震撼人心的傑作。場刊中由雷夫.吉能斯(Raf Geenens)撰寫的特稿題目為「《雨》-大師之作」(Rain – A Masterpiece),著實沒有過譽。

 

十位舞者在整個作品中的表現皆非常出色,在背景的半圓垂廉前,表現出極強的合作性,但每當個別舞者作獨舞或雙人舞時,又能發揮獨當一面的魅力。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眾舞者並排成一列,然後整列自轉,而過程中舞者亦會同時移位,與相鄰的舞者交換位置。難得整個過程十分流暢,個別舞者互換位置時不著痕跡,整排舞者專注在一同移動之餘,又能同時應付列內的移轉,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合作性真令人讚嘆,出來的效果簡直是天衣無縫。還有當舞者起勁跳出高難度動作的同時,不單沒有絲毫吃力的感覺,更不時面露發自內心的微笑。以輕鬆的心情投入表演,而又能精準地發揮舞技,足見羅薩絲舞蹈團的舞者的高水平。

 

《雨季的愁思》舞出生死道

 

至於另一晚就上演了姬氏的兩個近作:《雨季的愁思》(Raga for the Rainy Season)及《愛之極至》(A Love Supreme),兩個舞碼既可以獨立成章,但又可看作是同一舞碼的上下兩部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姬氏近年的新嘗試,在與薩爾瓦.桑奇斯(Salva Sanchis)的合作下,給予更多即興空間讓舞者有更多發揮機會,然而整體成績暫時未能超越前作。

 

與《雨》相比,在《雨季的愁思》中我們可以看更多個別舞者的個性,每位舞者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動作。不像前作中可以見到舞者輕鬆帶笑,《雨季的愁思》整體氣氛比較嚴肅。舞台上只圍上一道道僅高於人的白色圍板,劇場內所有的布幕都被升起,把劇場坦蕩蕩的呈現出來,只有一支被黑布包著的泛光燈從高高的舞台頂吊下,擱在台上。如此簡約乾淨的設計,加上以印度樂曲為主的配樂,令整個作品瀰漫禪味。舞者把裙子反進上衣化作圓大的肚皮,以及不時出現的倒地動作,難免叫人聯想到有關生與死的迷思,多於如題所指的雨季。

 

《愛之極至》實驗未成功

 

上半場以群舞為主的《雨季的愁思》令人感傷於生、老、病、死;下半場則引入調子輕快的爵士樂,用四位舞者演繹愛、恨、纏綿。《愛》以與《雨季》相同的舞台開始,包著泛光燈的黑布被除去後,泛光燈除除上升,成為台上的主要光源,泛出一個小空間予男女舞者演出雙人舞及獨舞。

 

《愛》的編舞手法滲入了爵士樂演奏的即興元素,我們明顯見到有些段落是屬於舞者的,不過他們始終未能完全放開,未達隨心而舞的境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有一段既定的錄音配樂在背後播著,而非現場即興互動,舞者難以盡興。

 

雖然這次實驗的新手法未算成功,但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經驗編舞,姬氏仍持續探索新風格,其不願原地踏步的精神已經叫一些早已「上位」、不思進取的編舞家汗顏,更值得叫人尊敬。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